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9章 概念产品? (第1/3页)
如果条件允许邢宝华还想成立一家和高管共同持股的公司。 这样一来高管和人才们在分红上是无忧的。 也只有财,能吸引一批高水平的人才进来。 同样也能给这批人财产隐蔽似的掩护。 表面上只看到他们拿着电子厂透明的薪水和奖金,但背后有另一家公司的股份,谁也不知道。 当然,如果想查,还是能查得到的。 邢宝华的模式引起很大的关注,各级部门也派人过来深入了解,是否值得学习推广模式。 现在很多企业重组,组改等等。 可职工还是职工,拿着死工资和奖金等。直接性的分红和员工无关。 那么邢宝华的模式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个不可预知,只能观察几年再说。 所以,值得关注。 目前厂里气氛很好,正式职工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工作上都加大一把劲。 这群人经历很多,集体生活也过来过,但和那些又有不同。 只要自己努力了,能多为厂子贡献,效益好了也能多发钱。 至于过去的那种集体生活,遇到偷jianian耍滑,不出力的,是不可能的。 厂里有制度,尤其是绩效制度,这也恰恰杜绝了偷懒的人。 如果发现这种人存在,在警告几次后会直接开除。 那种开除难的现象已经不存在了。 电子厂分股也导致一个小小的弊端,那就是知道信的人,都在想尽办法托关系走后门的进厂。 没办法,电子厂太能赚钱了,穷了那么多年,都想富啊! 人事那边给邢宝华汇报说:报名来厂工作的工人太多了,小两千多人。 邢宝华一句话,说收。 但是有条件的,必须工作五年以上,高中以上学历,档桉中没有处分过的人。 这才开放一百个名额,以试用工进厂工作。 想拿股份需要正式工三年以上的工龄。 但想成为正式工需要两年使用工期。 规矩就这么定的,不满意可以不来。培养一名熟练工需要耗时和金钱,总不能干个一两年就走? 大部分职工都以为是股份,其实是分红。 股份他们拿不走,只要离职,啥都没有。 好多人打听,电子厂去年赚了多少钱,今年赚了多少钱,等等。 也不知道谁传出来的,电子厂账户上有两百多亿。具体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 但大部分职工是相信的,空xue不来风还传的头头是道。 有人说,邢厂长现在拿到5%,尚古庄那边有个3%的股份。职工委员会就拿92%的股份。 两百多亿啊!乖乖来。除以现在的职工人数!电子厂多少人来着,嗯,算两千人?不,算三千人。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每人要分七八百万呢? 也不知道数学谁教的,反正瞎算,还真不少人信了,传的更邪乎。 这是一种美梦,也是一种病。 是病得治,就是不知道得知真相后,会怎么想。或许有会看报表的竟然还欠着银行的款,会不会暴怒? 之前,邢宝华为了答复人情,抹不开面子,帮银行完成贷款率,才弄了点过来。 那时候确实不缺钱,下来得快。 真缺钱的时候,竟然不给贷款了。 要不是邢宝华背后还有两家银行,他只能动用流动资金。 每家企业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负债,这太正常不过来。 不然怎么会有负债表?要贷款,银行首先看的就是负债表,表上太干净了还不行,人家怕啊! 老孔骑着一辆光掉链子的自行车,往市里跑。 这一路上弄了好几回链子。满手的油不说,还直骂:“太不拿知书当干部了。” 心里也是对邢宝华满是怨言。 瞪了两下,又掉链子,关键时候掉链子就是这么来的。 好不容易来到市里,先在门卫那边弄点洗衣粉,在盆里把油泥洗去。 反正洗不干净,还是看着乌乌的黑。 也没好意思的用门房里的毛巾,直接在屁股后面擦两把。登记好了,去找上级。 此时的上级已经摔两个茶杯了。 电子厂那么大的事儿,这边也是刚知道不久。连汇报没说一声,太被动。 更可气的,插入的钉子也没及时汇报,上面来好几拨电话问怎么回事儿? 得到消息的人不少,关注的也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