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0章 对方耍无赖邢宝华也没办法 (第1/2页)
不得不说这时代的网络防护非常差劲,尤其是民用级别的,简直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院子,来去自由。 藤原一雄的电脑里除了几款小工具,还有几个压缩包,剩下的就是电脑应用程序。 还有很多的文件资料。 邢宝华用他的扫描软件扫了一下,留下个监控小程序,主要是看对方上线和下线时间,如果对方能发出指令信息那就再好不过了。 除了电脑中的应用程序,其他的全部上传到一台rou鸡的电脑中,做临时中转用,反正东西也不多,文件也不大。 经过几次转移后,这些rou鸡基本也就废了。 邢宝华会用暴力手段打扫他来过的痕迹,烧硬盘、内存和bios。 这是最好断后的手法,反正都是老外的电脑,弄坏了不心疼。 几经周转,费了七八个小时才把藤原一雄电脑中的文件给搬运回来。 在虚拟空间破解那些压缩文件,不用想绝对是毒。 果然有两种病毒和放入服务器里的是同款。 研究了一下对方制作的小工具,确实有些独特之处,拿过来改良一下,邢宝华觉得隐藏ip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下次找台rou鸡试试。 随后就看搬运来的那些文档,让人搬来一台打印机,直接打印出来。 全r文。 看不懂,不过上面还有些汉字,全靠猜也没读懂,连续翻看几张,准备找个翻译给译解一下。 突然看到内容中有两个字,引起邢宝华全神贯注的猜测中。 软银。 不提这王八蛋,邢宝华还不生气,对方流氓式的耍赖,差点把这厮给弄没脾气。 之前邢宝华不是和软银的小孙玩个对赌吗? 用hk软件园的股份做抵押,软银的小孙也同意用三亿美刀做赌注。 赌美国崩盘,大美子国经济下滑。 坑都挖好了,小孙也跳进去了,就等着埋了,谁知道这孙子竟然爬上来了。 美股崩盘时,其实就已经触动了合约条款,按理说软银赔钱就行。 邢宝华那时候忙着应对雷曼兄弟的组团对赌,小鬼子这边的钱稍微少点,这厮想着反正那么大的公司,跑不了。 加上r本经济又给他慢了一拍,没跟着大美子国股市崩盘,活得好好的。 软银是干什么的?也是风险投资机构,专家分析师啥的也一大堆。 刚刚起步不久的软银就是靠着民间吸筹过来的资金才稍微壮大。他们各种投资都有,加上美股崩盘,小鬼子那边股市反而涨了。 经过他们专家吹嘘,民间吸筹容易的很。 可内部已经知道外面的风险,像个驴蛋似的,外表光鲜内里早已草包。 钱拿去投资了,一时半会抽不出来,本地的实体企业肯定受到影响,这是早晚的事儿。 只要挺过一两年,等金融风暴过去,投资的那些企业就能缓过劲来。 软银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可谁知道孙社长竟然还有一笔三亿美刀的对赌协议,甭说现在拿不出三亿。就算拿出来,整个公司还有啥流动资金去兑现众筹来的客户利息? 众多经济专家和分析师开始各种推算,只要给邢宝华3亿美刀,软银不复存在,更没法给那些客户交代。 最后开会一协商,趁着要账的还没来讨要,赶紧做出一些防御措施,只能把大股东孙会长推出承担责任。 软银召开股东会议,详细地解说一下最近遇到金融风暴,很多投资都失败了,不光公司损失惨重,客户损失更多。 于是罢免了孙会长,重新推选一位会长出来。 以为就这样完了吗? 更狠的是,他们这些股东用了一些手段把公司账户上的钱全部瓜分完,申请破产保护。 在申请破产前,把他们投资的股份抵押套现。 反正资本那一套,他们以教科书的方式给大家上了一课。 市值好几亿美刀的公司,愣是给玩成了皮包公司。 总之,找人没人,要钱没钱。 公司就剩下结果小年轻撑门面,他们用一万r元买下了公司所有股份和承担的债务。 把这几个年轻的瓜,敲断骨头抽出骨髓都弄不出钱来。 再说邢宝华找之前的孙会长要钱,也要不着数了。 人家代表的是公司,不是个人,弄得邢宝华也无从下手去办他。 办他的费用也不少啊!反正已经那样了,就算榨出几两油来又如何,还不够运作费呢?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邢宝华是一点损失都没有,要是有损失,赔钱也要找回场子来。 等翻译过来,把所有的文件全部给译解出来。 邢宝华一点一点地看文件。 很多都是软银之前和其他公司签订的协议。没啥吊用。 同时他也看到一份邢宝华和软银签的对赌协议。 邢宝华点上一根烟,开始琢磨了,这位藤原一雄和软银公司八竿子打不着,为何软银的一些协议会在他电脑中? 想要了解这位,就需要查查这位的底细了。 通知r本的人,做事。先把这位藤原一雄的老底给掀出来。 顺便找一下软银前会长在什么地方,现在干嘛? 邢宝华也有点无奈,自己一不小心把软银给弄没了,不知道以后的阿巴巴会怎样。 管他,以后再说。 有服务器在手,邢宝华再反击那些入侵外卖服务器的ip地址就轻松多了。 而且这些偷摸进来的人,都很守规矩,没用过暴力打扫痕迹。 这一点倒是方便了邢宝华查找线索。 一个一个的rou鸡跟踪下去,每路过一台rou鸡邢宝华都会留下点东西。 说不定以后这台rou鸡能给自己打掩护,还有好几台也被邢宝华利用过,稍微停下来用设备扫描一下,毒可真多啊!这是被多少人利用了? 一般这种电脑给当成共享rou鸡的,基本上都是公共使用的机器。比如图书馆,或者某大学教研室对外开放的电脑。 使用的人多,而且也没专业人维护造成的。 费了半天劲,终于逮着一个,看电脑硬盘里的工具就不少。邢宝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