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追梦人 (第2/2页)
“大哥,我见过许多搞文字工作的人,他们抽烟时的样子,与你现在的姿势差不多,都是吞云吐雾、烟雾缭绕。” “噢,小兄弟,这样说起来,你也是做文字工作的?” “嘿嘿,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说,我自己认为只能算是半个。” “半个?小兄弟,这半个是什么意思?” “大哥,我喜欢画连环画,需要配文字,所以,只能说是半个。” “哈哈哈,小兄弟,你这个人可真有意思,你在什么地方工作?” “大哥,我曾经在美术出版社做临时工,目前还在读书。” 王惟国一听林阳读书,就上下打量了他几眼。 “你是大学生?” “嘿嘿,我今年刚刚入学。” “你在那所大学?” “京城大学,大哥。” “哎呀,小兄弟,你了不得,不得了!来,咱们认识一下,我叫王惟国,在陕西作协的《延河》杂志做编辑。” “大哥,我叫林阳,非常高兴认识你。” “林阳,你画连环画几年了?我怎么没有听说过你的名字?你是不是用的笔名?”
“我从小就喜欢,确实是用了笔名,王哥,你是不是经常写东西?” “我从十年前开始东西,第一次发表的时间是在69年,那是一首诗,名字我依旧记忆犹新,叫《车过南京桥》。” “王哥,你是不是也用了笔名?” “是啊!我的第一个笔名叫缨依红,后来大家说这个名字不好,我就重新改了一个,叫路遥。” “啊?你说什么?你的笔名叫路遥?” 林阳的声音突然间就提高了,这把王惟国可给吓了一跳。 “小兄弟,你怎么了?我的笔名有问题吗?” “王哥,没有问题,你的这个笔名非常好,刚才是我失态了,不好意思啊!” 林阳之所以惊叫,是他想不到,在这里竟然会遇见大名鼎鼎的作家路遥,只不过是,此时的路遥还没有成名而已。 “王哥,你来京是办事吗?” “我是陪我媳妇回来,她家就在隔壁那个院子。” 其实,王惟国此次来京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去看望重病中的老前辈柳青。 王惟国忘不了,在长安县皇甫村与柳青讨教文学创作的美好时光,更忘不了柳青对他一次次的指点。 除了探亲、看望柳青之外,王惟国还有一个小秘密。 他今年写了个中篇小说,名字叫《惊心动魄的一幕》,可想不到发表的过程却是屡屡碰壁。 他投了好几家大型刊物,都被客气地退了回来,具体的并不复杂,与此时流行的观点和潮流不合。 此次来京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妻子凌达,去动用丈母娘袁慧慈的老关系,介绍一下出版社的熟人,看看这篇小说能不能发表。 袁慧慈在华夏新闻社工作,在出版行业的圈子里,确实是有许多熟人和老朋友。 林阳不知道这些情况,他觉得这一次偶遇路遥,也算是重生之后的一大幸事。 “王哥,你来京城打算住多久?” “兄弟,怎么了?有事吗?” “王哥,我觉得咱们两个人特别有缘,如果你不着急走的话,过几天咱们再聊一聊,怎么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