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子好懒,高冷王爷认了吧_166.番外9再遇小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6.番外9再遇小葵 (第2/4页)

这样过了几日,贺兰天安每日与贺兰钦密谈,讨论天朝与绥远日后的走向,天安试图说服贺兰钦全心全意辅佐自己,贺兰钦却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一脸的敷衍,根本没有认真对待。

    贺兰天安不敢显出自己的着急,可是离宫那么久,朝中的事情也耽误了一堆,他时日不多。这两日的言语也渐渐犀利起来,贺兰钦看在眼里,暗暗摇头:到底是少年心性。

    不过,江山是缺少年的。

    这一天终于说到最后一步,贺兰天安摆了底线,只说让贺兰钦帮了自己这一回,以后绥远的事,朝廷的政策可以再放宽一些,那几乎是把主权放出去的意思。

    贺兰钦沉吟道:“今晚绥远有花灯会,不如陛下游玩花灯会,晚上我们再讨论这个问题。”顿了顿,他又说:“到时候,臣自会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贺兰天安应了,想起这段时间没闲暇顾及小路,今天刚好带她出去玩一玩,说不定能虏获佳人心什么的,这样念着,回头问侍从,“小路去了哪里?”

    侍从一脸难色,“小路跟新少爷出去了,说是参加花灯会……”

    贺兰天安本来握着一盏翠生生的茶盅,闻言手背上青筋一暴,茶盅碎成齑粉。

    一旁的人吓得面无人色。

    伊人确实跟贺兰新厮混呢,他们相处坦荡,根本没有贺兰天安那样的花花肠子。一路言笑妍妍,贺兰新跟了凤九那么多年,虽然懒懒散散,却也成了一博学之士。随便指一景一物,就能说出一段典故来,伊人听得两眼冒星星,对自己这个品貌皆良的儿子几乎爱到了骨子里。

    而对贺兰新来说,小路的思路也不同常人,譬如他说了一段程氏婴儿的故事,大概说一个大臣为了救主子的后裔,把自个儿的儿子推进了死地,何等忠烈。

    伊人闻言一哂,讷讷道:婴孩何辜?很不以为然。

    贺兰新听在耳里,只觉得与自己当时的感受一样:同样的小孩,凭什么那个主子的后裔就金贵过自己的?都是无辜人罢了。

    只是自己的论调,许多人认为自私自利,现在听闻小路也是同样的结论,当下将她引为知己。

    如此三番沆瀣一气、一拍即合后,两人顿时熟络相知,勾肩搭背起来。

    一人说:“小路兄,你看那走马灯上的故事,其实也是最迂腐不过的,说什么忠君忠君,却不一定要血溅凌霄殿啊。活着总比死了做的事情多。”

    另一人附和道,“小新说的对。那明显是找个正大光明的理由逃避,最最不可取。”

    贺兰新又道:“说起来,为什么一路上那么多人送我灯笼?而且还都是女人?”

    伊人笑得眼睛都弯了起来,“因为你基因优良,长得造孽。跟你父亲一样。”

    “你又没见过我父亲,信口雌黄。”贺兰新望着满街的灯火璀璨,有点黯然,“其实,我也忘了父亲长得什么样。”

    “你想知道他长得什么样吗?”伊人还是笑眯眯地看着他。道:“我画给你看。”

    贺兰新转过头诧异地看着她。

    灯火下,伊人的眼神堪称温柔,让贺兰新心悸。

    很奇怪的悸动,好像与她有什么骨血相连的关系一样。

    他自小生在山谷,没有接触过异性,而且,知道凤九与陆川的关系,几乎连到底是男男还是男女这样的关系都是模糊的,可谓白纸一张。

    那悸动之后,贺兰新猛然一竦: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心动?

    这样一想,贺兰新的眼神便开始不纯洁了,困困惑惑的,不自觉地闪开去,“前面有书画铺,我们借点笔墨纸张用——不过,我不信你能画出来。”

    伊人不语,屁颠屁颠地跑过去,老板正把写着灯谜的灯笼从屋檐上挑下来,回来见到光影中走出两个神仙般的人物,呼吸一窒,那两个美

    人儿已经停在了自己面前。

    伊人穿着王府最普通的婢女裙,贺兰新则锦白绸缎,打扮得如一个翩翩贵公子。

    “老板,我们想借你的地方用一用。”贺兰新声音温雅好听。老板如聆仙乐。恭恭敬敬地将桌子椅子笔墨砚台让了出去。

    这桌椅本是放在街边写灯笼罩面上的谜面的,他俩过去后,路人以为又有新的灯谜出来,纷纷围了上去。

    哪知动笔的却不是美得如画儿般的贵公子,而是旁边那个娇俏的丫头。

    伊人将毛笔nongnong地蘸了墨,手腕笔直,悬在宣纸上许久。

    该怎么画阿雪呢?

    她忽而记起,自己好像从未全心全意地画过他,此时此刻,也觉得阿雪的种种风仪姿态,根本不能诉诸笔端。

    怎能用线条去勾勒你?

    你对我而言,早已超越形体。

    “怎样,画不出来吧?”贺兰新见她犹豫许久,干脆给她台阶下:“你没有见过我父亲,又怎么能画出来?”

    “我当然见过他。”伊人抬眸,很认真道:“我可是你娘。”

    我是你娘,这句话伊人经常说。

    贺兰新眼神儿一瞟,只当没听见。

    小路经常抽疯,他已经习惯加忽视了。

    伊人终于落笔,在众人的惊叹声中,笔走龙凤。宣纸上很快有人轮廓。

    迎风而立的白衣公子,背景是桃花缤纷,他颀长优雅地倚着树干,衣袂翩跹,手指儿挑一片花瓣放在唇边,眼波似要**出来,盈盈的,让周遭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突然有眼尖的人叫了起来,“这画的可不是旁边这位公子么?”

    可是,又有哪里不太像。

    贺兰新已经是个美男子了,可是他的美,比起画中人来说,却少了风情,那一顾倾城二顾倾国的风情。

    贺兰新闲闲散散的站姿也顿时笔直了,他望着画中的人,眼神儿动啊动,好像有什么久远的记忆被掀起,虽然不清晰,但是——润物细无声。

    “他真是我父亲?”他讷讷道。

    伊人没有答话,只是将画举起来,吹了口气,抽出满志止于,眼圈儿却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