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改革军事 整理力量 (第1/1页)
而刘国轩,虽然知道李文在压制自己的威望,抢夺自己的权势。但在郑经的压迫下,也不敢反抗。 没办法,郑经可不是什么好人,这可是为了权势亲手弄死自己叔叔的人。如果郑经是好人的话,还有几个坏人。 在这之中,郑经还是把李文叫到自己的面前,询问李文:“刘国轩,也算我的亲信,虽然他在军中的威望有些重,但还不至于背叛我郑家。你可以压制他的威望,但不可以在未来将他处死。” “父王,父王应当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父王手下有三大亲信,他们分别掌管着政务,军事,以及父王的亲卫。” “父王,我在军中根基薄弱,如果现如今不趁着您还尚在,压制刘国轩以及冯锡范,将来您不在了,我如何压制住得住他们?” 郑经听完这句话之后,虽然有些生气,但心中还是赞同的。李玟还是能够看清形式的:“既然如此,我也不劝你了,你看着办吧!” 得到郑经的支持,李文自然是越发放开手脚。他先是对着郑家各支军队一通改革。 首先肯定要收买军心。其次,再把刘国轩这个人从军队之中调出来。安排自己的亲信。虽然这样不可避免的把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了。但李文还是更加直接的掌管了郑家的军队。 同时,李文还和陈近南取得了联系,得到了陈近南的支持,毕竟陈近南虽然没有什么军队,但陈近南的天地会,掌握了天下各地的情报。 与此同时,李文还利用台湾的土著练练兵。虽然刘国轩调离了郑家水师。但刘国轩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十分足的。 李文只得利用重新训练的军队代替以前的军队,自从李文得到了台湾的军政大权之后,也开始制定出自己的军队计划。 首先肯定是让那些在吕宋被俘虏的炮兵来教导台湾的炮兵。这些炮兵之所以能够吊打台湾的炮兵,自然是因为定装火药,以及合理的分配。 定装火药这个大家都知道,就是整理出最合适的重量,把火药装在油纸袋里面,使用的时候把它倒出来就可以了。当然,还有颗粒火药。 合理的分配自然是发射完炮弹之后,有些人清理炮管。有些人准备新的火药。 像之前郑军的火炮,自然是由一个主炮手负责瞄准,还要负责确定到火药的量,都是按感觉开始装的。没办法,东方都这样。 同时,还加大火枪在军中的配比,按照欧洲的训练方法来训练火枪手,李文还发明出了刺刀。 火枪手之所以能够代替弓箭手,就是因为火枪手容易训练。只要三四个月火枪手就能够拉上战场,而弓箭手一般需要训练数年。 这支全部由火枪手组成的军队,自然有练空心方阵,西班牙大方阵之类的。这些都是为了克制满清。 至于水军,李文只改变了几个高层军官,但底层军官依旧没有变动。 在李文清理了军中内部。郑经自然而然的也要把剩余的力量,抓在手里。 李文清理军中内部,提高了郑家军队的战斗力。减少了步兵大多数家将的地位,提高了底层士兵的战斗力。但也触犯了军中很多人的利益。 但郑经虽然身体不太好啦,但郑经万一好过来呢?郑经自然要握到手中一份力量,让自己随时有能力继续手握大权。 李文认为自己的改革有利于整个郑家,但有些人依旧是反对。保守派无论什么时候都存在。 董太夫人也趁这个时间拉拢了刘国轩,虽然刘国轩的实力大不如从前,但刘国轩依旧是郑家军中的头号人物。 刘国轩是一个投机者,他原本就是在郑成功和郑经之间站在了郑经一方才成为军中高层的。现如今,李文让他失去了权力,他自然要投靠到董太夫人一方。 不过李文对郑家的改革让很多郑家的反清人事看到了希望。他们也纷纷投靠到了李文的阵营。 现在郑家的局势就是郑经握着郑经自己的侍卫冯锡范,郑家军方主要人士是由李文控制的,郑家政治之中,陈永华一方也支持着李文。 而董太夫人以及一些保守派势力,还有新加入他们这一方的刘国轩。
当然,在李文看来只有两方,一方是他这一方的势力,另一方则是董太夫人,刘国轩和冯锡范以及一些郑家的旁支。这些人因为郑经和李文的上位,他们的利益得不到诉求,就抱团在了一起。 这些人都在密谋等正经死后,就找机会进行军事政变,抓住李文把李文弄死,到时候把握别的不说,起码还能在海外占岛为王。 李文主要控制的是陆军,这一部分陆军主要由火器为主,平常主要是进攻台湾岛上的原住民,并以此练兵。 李文对于海军的控制就没有像陆军这样如臂指使啦! 海军差不多有上百艘船,总人数大概有一万多人。 陆军大概有两万多人,大概有8000多人听从李文的命令,剩下的一万多人驻守在台湾各地。 当然,台湾只不过是没有那么多粮食。 李文只能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大陆之上,尤其是陈近南身上。 (原著之中,韦小宝在被小皇帝派到五台山出家,虽然不知道出家了多长时间。但韦小宝回去之后就送公主出去联姻。大概也有两三年吧! 李文改革,也不给他弄太长时间了,就按两年来算吧。) 李文在得知顺治和康熙同时出现在五台山的时候,李文就认为可以杀了顺治,让顺治的人头当做康熙与吴三桂翻脸的借口,毕竟康熙已经表露了要削蕃这件事。 而吴三桂之所以拼尽全力的给康熙表忠心,其为的从来都不是所谓的将来有个善终,是为了权力。 吴三桂拼尽全力的向满清表达自己的忠诚,甚至不惜主动杀了永历帝,来向清朝表忠心,为的就是能像明朝沐家一样,能够永镇云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