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报怨 (第2/2页)
了点头颇具认可,接着开口问道台下:“你们又怎么看待林序的观点?” 台下众人也是纷纷交头四顾,最后相继说道: “我赞同元抚的观点,以怨报怨确实过于偏激。” “我也认可元抚的观点,面对带来怨恨之人,确实应当以原则和公道的方式对待。” “元抚说的极是,还是应当听从己心,以直报怨。” “我也认可……” 方才众人还是议论不止,此刻竟全都表示认可,周夫子见状也是颇为满意,遂提前结束了今日功课,临走时对着林序说道:“且随我去趟后院,有人想要当面见见你。” 林序闻言虽满脸疑惑,却也只好拉着秦朔共同前往。 书院不算大,离开教室穿过一块骑射场便到了藏书阁,藏书阁后方便是夫子们居住的后院。 一入后院,便见有两人端坐于后院空地石桌前,显然早已等候多时。 那二人见周夫子回来,也是连忙起身行礼,待林序走至跟前,才发现这二人不仅衣着宽大不合身,面容也是饥瘦无比气色差,像是大病初愈,而偏偏脑海中对这二人更是毫无印象,林序愈发摸不着头脑了。 虽不认识,林序也还是跟着秦朔和对方互相行礼,并未失了礼节,随后周夫子才向那二人介绍道:“余县丞,王主簿,这便是那位在狱中联合学院众学子揭发了户部尚书封城贪银的林序林元抚。” 那二人闻言更是直接下跪叩首说道:“恩公在上,请受我二人一拜。” 林序见状有些诧异,慌忙想要伸手去扶,却被周夫子所拦,见周夫子摇了摇头,林序心中便已了然,大致也猜到了这二人的由来。 那二人继续开口说道:“我二人再替丰、原两城死去的数万百姓叩谢恩公。”
林序无奈却也只好坦然受之,随后那二人又是第三拜:“最后我等替丰、原两城内尚还有一息生机之人叩谢恩公救命之恩!” 直到第三拜结束,周夫子点了点头,林序才连忙将二人扶起,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道:“你们无需谢我,我当日之举纯粹是为了自救,无心之举,无心之举。” 余县丞闻言却摇了摇头,说道:“恩公当日之举,不仅使得封城一事闹的满城皆知,更是直接上达天听,才使陛下能快速调拨其他官员前往赈灾,丰、原二城内尚存的百姓才有一线生机,如此大恩大德,莫说只是三拜,待大疫结束我等定要和当地百姓替恩公建生祠,日夜扣首……” 此话一出,别说是林序秦朔,就连周夫子都惊讶不已,林序更是连忙上前打断道:“余县丞万万不可呀,我如今才年方二十,如何建得生祠!况且当日之事又岂是我一人之功?不仅书院众学子皆有参与,更是多亏了你二人能冒死赴京,才使得太子一行露出破绽,要我说丰、原百姓最该谢之人是你们才对!” 那二人闻言也是互相对视一眼,随后王主簿更是面露苦色说道:“可我二人还尚未入京城,便晕倒路边,幸得夫子相救才捡回一条性命,这几日也始终躺在病床之上更是直到今日才能下地,何来之功啊。” “非也非也,若非你二人逃出丰城并冒死赶往京城,太子一行也就不会被迫转嫁脏银,以至于露出破绽最后才能被我等揭发,若无你二人出逃只怕今日之丰、原二城已是死城。”说完林序竟也躬身向那二人行谢礼,毕竟林序是真的不敢领下这份功劳,要知道太子虽受打击却依旧还是太子,若是让他知晓当日消息是由他散发全城以至于丞相出手断其一臂,则必将迎来太子一行的报复,对此林府上下实在是承受不起。 不过好在此事也唯有学院内部知晓,加上李绍这段时日也并不在学院,只要丰、原那边不为自己建生祠,应该也不会宣扬出去吧? 想到此处,林序还是有些不放心,接着补充说道:所以余县丞万万不可替我建造生祠!甚至无需将此事对外宣扬!” 若只是不让建生祠倒也还能理解,可如此大功德之事为何不让宣扬,这让余县丞十分不解,可看着林序那诚恳的眼神,扭头与王主簿对视一眼后,只好无奈的点了点头道:“既是恩公要求,我二人定当遵守。” 有此一言,林序终于是放心下来,随即便和秦朔一同向周夫子等辞行。 周夫子与林序一同行至门外,方才开口说道:“可是在担心太子殿下知晓此事?” 林序闻言望着周夫子点了点头,周夫子继续说道:“如今朝堂之上大皇子一行对太子攻势日益激烈,想必短时间内太子都无暇他顾,你自不必担心,只需专心备考,待来年金榜题名时,太子也就不足为惧了。” 林序有些错愕,感觉好像哪里有些不对,一时却也没想通,只好继续点点头说道:“多谢夫子提点,我自当努力,只是晚间还有要事去做便先行告退了。” 秦朔也连忙躬身行礼告退。 待走出学院后,见林序仍是眉头紧蹙,秦朔也是满脸担忧的问道:“可是在为晚宴作诗所担忧?” “不是,我只是在想为什么夫子会说金榜题名时太子便不足为惧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