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朝太不正常了_第69章 清军又要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9章 清军又要来了 (第2/2页)

志诚的话,让所有的穿越者,都皱起了眉头。

    人口增长太快,金鸡岭自身的粮食产量,又跟不上去,熬到今年秋收,可能情况会好转。

    但眼下离秋收,还有大半年呢。

    “如果大伙儿没有啥好建议的话,那我就提议,粮食配给制,正式实行。”

    “除了咱们穿越众,以及土著管理层,所有的劳工,包括各族工人,每天的饮食,都只供应红薯和咸鱼干,热量够,营养也有,反正饿不死就行。”

    红薯和咸鱼干,都不是啥好吃的东西。

    不过对于劳工们来说,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李东对于目前的情况,也是束手无策,人口急速膨胀得太厉害,粮食问题,肯定会成为大问题。

    只有实行配给制,才有可能熬过这两个月。

    不然不等陈若沂来攻打他们,他就必须去攻打兴安县城了。

    李东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徐志诚的提议。

    “老徐,今年的春耕,快开始了吧,咱们开垦的万亩荒地,也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你准备调集多少人手?”

    徐志诚笑道:“管理员,春耕不需要耗费太多的人手,清军围剿在即,大量的人力资源,还是应该用在军工制造上面。”

    “守得住,才有未来,要是守不住,种再多的田,咱们也只能赶紧跑路。”

    谢长龄插话道:“要不咱们学临高五百废,跑海南去发展吧?”

    众人立即无视了他的发言。

    学什么不好。

    偏要去学临高五百废那群怂人!

    金鸡岭群雄的征程,是血与火的大陆,绝对不是偏安几千章的海岛。

    当然,目前金鸡岭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但大家都相信,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推翻满清的决心!

    两天后。

    金鸡岭的老朋友宋天鸿宋二公子,又带着他的唐伯虎真迹折扇,来到了扶江工业区。

    他的船队和家丁,似乎每次都会壮大不少。

    说明宋二公子在桂花糖上赚到的银子,要远远多于金鸡岭这个原产地。

    这也很正常。

    没有足够多的银子,宋天鸿哪能扛得住清朝各级官吏的压力?

    银子能通神啊。

    要不然他分分钟都会被陈若沂这个更大的官二代,砍成十七八块,丢进灵渠里喂鱼!

    “陛下,这次我带来了二十匹战马,五十支火绳枪,另外其余的物资,更是数不胜数。”

    宋二公子摆了摆折扇,初春季节,立即掀起一股冷风。

    “辛苦仲明兄了,能拿到这些,想来也是花了大价钱吧?”

    宋天鸿不以为然地说道:“除了粮食我不敢卖之外,战马嘛,是从黔山省那边的军队里高价买来的,比不上北方的战马,但在咱们南方,还是不错的良驹。”

    “火绳枪的来源,是彩云省那边的绿营,运过来,也费了不少银子。”

    “我最近拉拢了几个副总兵以上的武官,他们也不希望咱们的生意被陈若沂那王B蛋夺去。”

    “因此非常支持咱们对抗陈家,若不是有他们支持,我也拐不来这么多老炮手。”

    宋天鸿每次都会带来不少的各族奴工,尤其是僮人,这一次,更是带来了一千两百多人。

    “陈若沂五天后就要打过来,路线图我一会画给你们,他的军队里面,有我不少的探子。”

    “另外有几个绿营武官,也被我收买了,到时会助陛下一臂之力。”

    “这次带来的奴工,正好拿来当炮灰,打仗嘛,哪能不死人。”

    宋天鸿轻轻摇了一下折扇,微笑着说道。

    “五天后?”

    李东呆了一下,这陈若沂憋了个把月的大招,金鸡岭顶得住吗?

    “多少人?”

    马文才最关心人数问题。

    如果清军超过万人,他们就得作好丢掉扶江工业区的准备。

    “加上陈若沂这王B蛋,一共八千四百三十七人,其中有七十四个我的探子,另外我收买的绿营武官,麾下有接近一千人。”

    宋天鸿笑道,“只要你们能顶住陈若沂的首轮进攻,这场战争,就稳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