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武侯_第三十六章审问(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审问(一) (第1/1页)

    街道上络绎不绝的人群,吵杂的街市,热热闹闹的喊卖声此起彼伏般,而在路的两旁临近的商铺中,人头攒动,进进出出的人们都快要将门槛都踩破了去。尤其是位于城南的胭脂铺子,都说是女为悦己者容,转眼间一整间的胭脂水粉就被售卖的干干净净。

    在山阳县衙的衙前不远处,一间简陋的只有几张泛泛可沉的桌子,一张不大不小的灶台,组成的面食摊子上,此时正有数人在吃着桌前的面食。

    李郇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只能算是半个,还是个被先生以不尊师重道的名头给除名的半个书生。

    说是半个书生此话倒也是无甚毛病,大魏的文人雅士平日间最是注重自己的羽翼,自己半个书生的名头,虽是不太雅观,但也算得上是踏上了坦途。

    不过这个坦途得是在不为人知的前提下。可这种前提最是没有保障的。人言可畏,流言蜚语这种事情迟早会为天下人所知。但愿双亲能够…想到此处,心中惆怅不定,有感而发其言而喻。

    自己还未等天空中亮起日光,在加上腹中空空如也,吃着一碗带着满是油花且散发着热气的炊饼,一双混浊的眼眸中不时看着不远处的县衙,似有雷动万千在奔腾不止。自己敲山震虎,引蛇出洞的计谋,但愿能够出奇制胜。引出这背后险恶之人。

    就在人们享受着着久违的暖意的时候,突然到处是吵杂声音的街道上被一声震耳欲聋且伴随着隆隆的鼓声所掩盖。这通鼓悠扬激烈的传进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待人们寻声看去,才发现,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明晃晃的拿着鼓槌,重重的敲响了县衙旁落满灰尘高高立起的鸣冤鼓。

    纷纷侧目而视起来。每一个人的眼中都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

    鸣冤鼓顾名思义就是朝廷为了百姓们能够为自己伸张正义,主持公道,而特别设立的一种请愿方式。

    虽是请愿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的初衷早就在一些尸位素餐,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庸人手里丢了个干干净净。

    当地的百姓早就习以为常,平日里若是邻里发生了纠纷之事,只要是不涉及到人命关天的大事,他们可从来不会去衙门里找当今县尊大人判罚。

    衙门前的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子看起来威严至极,可在百姓们的眼里俨如吃人的野兽吃rou不吐骨头的主,若是想单脚跨入衙门口,这第一步就得交足了足额的份子钱。这才能面见高高在上的县尊大人。

    山阳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见此也只能纷纷望洋兴叹。

    鸣冤鼓前正奋力击鼓的是一个年岁约三十余岁的妇人。身穿着一身得体且干净如斯的红布衫裙。在双股的地方一块醒目的补丁正落在其上。脸上一脸的悲戚,似乎家中有了逝去的亲人。

    不一会便有衙役将这个妇人领进了衙门口。且是从县衙的正门口进去的。

    妇人刚踏入正门便有数个衙役,将县衙的左右两个门扇推开了去。。

    朝廷在大魏立国之初,戎马一生的太祖皇帝为了彰显天子威仪与恩赐,便明言昭告天下,衙前的鸣冤鼓若是被百姓敲响,无论是谁都不得阻止百姓鸣冤伸张正义。且必须当着所有天下百姓的面。

    “堂下何人,且报上名来。为何击鼓。”张忠正一脸肃容问着堂前的妇人。

    “民妇姓何名瑛姑,山阳十里外李村人士,今日面见青天大老爷乃是状告本里同村人士赖狗子。

    贪图我的美色害我清白尽失,于昨日想要再一次对我行不轨之事的时候,被奴家亲夫所撞见,于是他痛下杀手谋害了亲夫,民妇今日卯时乘其不备才桃之夭夭,特请县尊大人一定要为民妇当家做主啊。”妇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着心中的悲戚。似有万般言语终不能言尽如此。三言两语便说出了来意。

    “当真是色胆包天,光天化日之下,居然行此让人人神共愤之事,是可忍,孰不可忍,气煞我也气煞我也。来人着衙役快快去李家村,押来此贼于堂下。”张忠正浑身正气,一脸的威仪。与头顶上明镜高悬四个鎏金大字彼此交相辉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