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四九章:下定决心的左游仙  (第2/3页)
件事之后立马拟定了一个计划,辅公祏反叛是肯定的了。    而他如果一直引而不发,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怕的不是出鞘的刀,而是一直不出鞘,但是你知道他会在某一时刻出鞘的刀。    所以他决定让这把刀提前出鞘,让他放到明面上来,这样才更好的针对和处理。    所以他这才怂恿辅公祏开始反叛,并帮他规划理解局势,让他心里觉得前途一片大好,起事大有可为。    这才坚定了辅公祏反叛的信心,而不是让他把这个想法压在心里,在关键的时刻影响到大唐。    而随后他又主动请缨出击,领着自己的一万兵马和辅公祏的一万兵马出击,然后使用计谋除掉两员大将。    然后把滁州对于辅公祏的重要性告诉大唐,并帮助他们拿下此地。    为此他放弃了江都其余自己的兵马,以及江都自己的家人,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他对大唐忠心耿耿啊!    而他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其他人的原因,就是怕泄露消息,西门君仪在那儿放着,前车之鉴啊!    这样一安排,他不光是没有罪过,反而会有功劳,而且是大功,他会成为大唐的英雄,成为大唐的忠义之士。    但问题是……大唐他们信吗?    左游仙眼神犹豫不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开始往坚定转变。    他好像有点想岔了,无所谓信不信,只要能够帮到大唐,只要有利于大唐,那么真的假的有什么所谓?    而且信不信的不在于大唐,而是在于他自己。    只要自己接下来能够带领兵马奋勇杀敌,那么就算这件事是假的,它也会变成真的。    但是要做下来这一切,过往的一切都无所谓,他日后必须要做出改变,翻天覆地的改变。    最关键的人是晋王,他只要做成这一切,除了晋王没人会杀了他,毕竟他弃暗投明,是“英雄”。    而晋王最喜欢的就是忠义之士,所以他以后也只能成为一个最忠义的忠义之士。    这些事情就算是大唐那边他们信了,他们的心里也会有怀疑。    所以日后的他也只能忠义,不能出现其他的问题,一旦出现,他就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问题是,他做的到吗?    左游仙的心里还是有些迷茫,他虽然已经规划好了一切,但他还是在犹豫中。    不过犹豫挣扎在这个情况再正常不过了,这可是涉及到生命和未来的选择,任谁都是会犹豫挣扎的。    不过不得不说,他的这番安排非常的牛皮,王运就算是知道历史,听到他这些cao作也会恍惚。    主要是王运知道历史,但是知道的也不多,因为很多事情都不会记载,他从哪儿知道去?    脑子里发散思维想一下,历史上的左游仙是不是就是这么一个想法?    只不过情况不同,所以他的选择有了一些变动,这才跑去了南边当大使,当总管?    那抓了辅公祏的那些百姓,是不是左游仙安排的?    毕竟只是普通百姓的话,怎么抓住几十个精锐有素的将士?    几十个精锐有素的将士,如果带马的话,就是数千百姓也挡不住他们,只要百姓不疯狂,没有不要命的话。    如果仔细想,往各个方向猜测,那么可能性很多。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要是真能这么安排这么做,就算他是假的,就算所有人都知道是假的,他也一定会是真的。    而且整个大唐也没人会说,没人敢说这是假的。    这是什么?    这是向唐之心啊!    这是大唐一统,天命所归的体现啊!    这也是人心思安,天下即将安稳的体现啊!    就算是假的,这个忠义之士他也当定了,只不过,日后活不长久罢了。    李渊很爱面子,很喜欢名声,但是他最容忍不了的就是有人骗他。    对于后者这一点,王运其实也是一样的。    但他的这番说法,这套说辞很是有理有据,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这件事发生之前的事情了。    比如他为什么是那个样子,那副作派?    这隋末乱世,能够做大做强的其实没一个好人。    又比如他为什么和辅公祏关系那么好,还带着他一起修仙问道?    但是这些事只是小问题,加一个悬崖勒马,认清大义,浪子回头金不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