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幸福人生_第一百一十章:石头点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石头点映 (第2/2页)

等观众全部走完,手拉着手一起往停车场走去。

    第一批看点映的基本都是网民,他们迫不及待的想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观影体验,炫耀自己提前看了这么好看的电影。

    电影放映结束20分钟后,微博上开始有网友发布自己的观影体验,一连发好几条这部电影搞笑,绝对值回票价。

    发微博还不算,看过的人开始在各种YY群里,给自己的朋友安利,把里面的片段讲给他们听,看的其他人心里跟猫爪似的,迫切的想去观看。

    放映结束一个小时候,第一批影评终于出炉。拥有30多万关注的刘立峰也发表了自己的影评。

    “首先,我先说一下我的直观感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黑色幽默电影,是近十年来最好的喜剧。

    我浅浅的谈下这部电影的结构,只观看了一遍,还无法完全解析这部电影,但给我的感觉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野心很大。

    这部电影需要慢慢去品,细细的去观察每一个细节,是一部多次观看依然能让你耳目一新的电影。

    电影的开头,导演就把我们拉入了他的节奏,用多线叙事和平行蒙太奇的方式讲述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让观众可以清晰的知道这些巧合不是刻意为之,让巧合变得合理。

    简单的来说,就是某一个时间点上,在主线的基础上,把各条支线的故事也讲出来,让观众明白主线巧合的事如何发生的,这样讲是让观众清楚这个巧合是合理的。

    这种方式应该借鉴了国外著名导演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但导演没有完全抄袭,他有自己的想法,我感觉比《两杆大烟枪》拍摄的更加合理,有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意思。

    这部电影全程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来展示,演员们明显是演证据的方式来演绎这一荒诞的故事,但他们一本正经的样子,距离层出不穷的经典语录,让观众们笑的根本停不下来。

    导演用严密的逻辑,讲述了一个夸张而荒诞的故事,每一个啼笑皆非的事,都是事前埋下的伏笔,这里我就不剧透了,你们可以通过电影自己去摸索,自己去寻找,这样更有意思,不是么?

    我还想说,这部电影的演员,一群奇形怪状的演员,请原谅我用这个词,但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就这样一群没有名气的演员,全部演技在线,演的非常合理切真诚。

    他们说着各种方言,但我没觉得出戏,反而觉得很合理,很贴切这些人物的本身。这些方言并不影响观影体验,适合全国大江南北的观众,并不局限与某一地域,这是我觉得导演野心很大的原因之一。

    这部电影的音乐也很有意思,有些桥段在音乐的烘托下得到了升华,一想到音乐,我现在脑海里还回响着最后那段胡桃夹子。导演真的很厉害,每一段音乐都有它特殊的意思,有些我现在还不明白,还需要再看看。

    这部电影,有很多细节容易被人忽略,需要抛弃喜剧本身,静下心慢慢去思考。

    我就把思考出来的一点点想法说一下吧,整部电影围绕着一块石头展开,两拨贼千辛万苦没有得到东西,被一个不学无术的二代用200元轻而易举的得到了,真是细思极恐。

    这只是我的浅见,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细细多看一遍才能品味,我推荐大家可以放心去观看。

    老规矩,这部电影观影体验我给满分,实在够好笑,电影结构、深度、制作精度我给八分,综合评分我给8.8分。一部不可多得的喜剧电影。

    谢谢大家,我去休息了,明天早起去电影院抢点映票了。”

    这篇并不深奥的影评,让网友们知道这部电影好看在哪里,知道看电影时需要注意什么。很多网友转发自己微博上,分享给朋友。

    张帆看到了这份影评,觉得写很公允,就转发了自己到自己的微博上。

    还有一些影评人写了影评,有的言之无物,写了很长的一段,光剧透搞笑桥段了,没有写出好在哪。

    有的为了哗众取宠,取了个夸张的题目,什么疯狂的石头教全国导演怎么拍喜剧、什么被埋没的超级巨星,什么千万宝石居然不如她。

    不管怎么样,这次点映,让网上原本有点下降的热度又被顶到了火山口,简直热的发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