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回家 (第2/2页)
“刚问了节目组明天怎么安排,他们怎么什么都不给说。” “本来就是这样啊,我们没有台本的,你们当时可是同意的啊。” 黄博说道:“不要台本可以,但总要说明天玩什么吧。” “知道了还有什么意思,玩的就是一个刺激,让我们都知道了那岂不是没意思了。” 孙宏雷拍拍掌乐了起来,笑着说道:“好玩,确实够刺激。” “哥几个想吃什么” 黄雷说道:“有点早吧,这会都不饿,等小胡来了再去吃吧。” “那行,咱晚点去吃,带你们去城墙上转转,感受下历史的厚重。” 申腾咋呼道:“走走走,难得这么好的天气,窝在酒店有什么意思。” 孙宏雷拍了他一巴掌说:“你可真会拍,见自己老板来了,就要出去了,刚才是谁懒的床都不愿意下。” “你这话说的,刚才不是养精蓄锐么,这会休息够了。” “可真能白活。” 几人稍微收拾了一下,坐上节目组的车到南门,其实这里距离南门也没多远。 但不坐车不行,五个人辨识度还挺高的,南大街又是商业街,不坐车估计走不了几步路就被人围观了。 几人从南门登上城墙,纷纷感慨起来。 黄博感慨道:“原来城墙这么高这么厚实,护城河这么深这么宽,我一直以为跟拍戏见到的差不多,这敌人怎么攻打下来。” “长安的城墙算是最高大高大结实的,不过当时其他城市的城墙也不会太低,攻城本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你想想一下几万人还需要用一天时间才能把护城河填平,怎么可能像拍电视剧那样就一条小水沟。” “你这么一说,仔细想想还真是,像这样的护城河才合理。” 孙宏雷这会也不嬉皮笑脸了,看着城下说道:“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是真的残酷,史书记载的尸体把护城河填满,那需要多少人。想攀爬上这么高的城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攻进来。”
“这座城池从没有被攻破过,只有李自成打进来过,不过也是有人从里面打开进来的。民国时期冯玉祥围城八个月都没有被攻破过,守城的是杨虎城,那时候可是有大炮的。” “厉害了,看来城墙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 张帆带着几人边往东走边解说能看到的建筑,他从小在这附近长大,对这些东西了如指掌。 “你们看到的这一块就是碑林,里面收藏着很多国宝级石碑,还有各大书法家的名作,你们能想到的唐宋时期的书法家这里都有他们的真迹。” “厉害了,不进去从外面看,都能感觉到那种书卷气还有厚重感。” “那条街叫书院门,是古玩一条街,里面有一个明清时期很有名的关中书院,现在是一个大学校区。”他前世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可惜不在这个校区,也没进去参观过。 黄博吸了口气说:“长安这地方真奢侈啊,到处都是文物,上课都在文物里。” “那你以为呢,知道为什么长安修地铁这么慢吗?” “为什么?” “挖五米一个小墓xue,挖十米一个大墓xue,工程队赶着考古队的活,25公里的线路上,就挖出了9座西汉帝王的陵寝、2处秦朝遗址以及一些隋唐墓葬。你说说能不慢吗?” 孙宏雷眼光亮了起来,说道:“嚯,那岂不是随便找个地方挖一挖就能挖出古董来?” “可以这么说吧,兵马俑就会农民在自己家田里随便挖挖出来的。” “长知识了。” 一路走一路解说,张帆也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好的兴致。 “看到那个三层小楼,第三层挂着白色窗帘那个窗户没?” 几人看张帆这么煞有其事的说,好奇的问道:“嗯,看到了,有什么故事吗?” 张帆得意的说道:“故事到没有,那是我从小到大住的地方。” “切,还以为啥呢,把人搞得有什么大事发生。” 黄雷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说道:“你家这地方好啊,被城墙搁开有种闹中取静的意思,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城墙,旁边还都是大树,夏天也不会太热。” “这倒是,这附近没什么特别宽的路,噪音就小,我小时候天天和小伙伴儿来城墙根儿玩,有厉害的小伙伴儿能爬到顶上。” 孙宏雷揪心的说:“不怕摔倒吗?这也太危险了。” “你仔细看看里面的的墙砖有什么不一样?” 孙宏雷往下自己看了看说道:“砖缝这么大?不过还是太危险了。” “是有点危险,也有人摔下来过,但都没多大事。 滑下来的时候,手自动扒东西,一路下滑一路卸力,到地上基本没危险了,最多一个屁股墩儿。 现在的孩子都娇生惯养,可没人敢爬了,我们小时候谁还没干过点危险的事。” 黄博道:“这倒是,啥没干过啊,下河游泳都是小事。” 申腾说:“我小时候喜欢滑冰,河还没冻住,我就滑,然后掉河里了。” 这下可不得了了,一群人开始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事,那就没完没了了。 几个人坐在城垛子上,抽着烟聊着天,天黑都没有要走的意思,张帆也好久没有享受过这种感觉了,也要了根烟,抽着听他们几个瞎侃。 他们比张帆大个十岁,玩的东西还真不一样,不过听着还挺有意思。 直到胡戈打电话过来,他接起电话:“你让节目组给你安排辆车到和平门来。” “你来了就抬头就看到我们了。” “那你快点,来了我们去吃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