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捷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只听见“噗“、“噗”、”噗”三声,李成就应声被射下了马。 索超冒着箭雨想去救李成。 可不等索超有所行动,两支梁山马军便从斜刺里杀出。 其中一支,为首一员大将,身高九尺,手中一杆丈八蛇矛,宛如魔神,正是背嵬军头领杜壆! 另外一支,为首一员大将,身高八尺五六,手拿劈风刀和流星锤,正是马七军头领石宝! 这两支梁山马军一出现,就快速收割着侥幸从箭雨中冲出来的宋骑兵的性命。 见此,索超不敢恋战,只能放弃李成,急退向庾家疃,也就是退回他们那万余步军中。 谁想,这正中梁山军下怀。 惊惶失措的宋军溃兵逃向宋军营垒,冲乱了宋军的阵脚。 这是宋军始料未及的。 关键,由于李成被射下马生死不知、索超没有权力控制全军,步军总指挥的王太守是新来之人,又是一个文官,在大名府的宋军当中还没有威望,以至于此时的宋军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失去了统一指挥。 如此一来,杜壆和石宝率领的背嵬军和马七军尾随溃败的宋军成功地穿过了宋军弓弩的射击区,直扑宋军营前。 于是,梁宋双方便展开了短兵相击的激战。 胜负在此一举,杜壆不再留手,化身成九个狮子头的半兽人,火力全开,他手下的背嵬军将士是从全梁山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各个实力不弱,他们冲入宋军当中,就如同狼群进入羊群一般。 石宝没有杜壆这么大的杀伤力,但他除非不出手,出手就是稳准狠地杀人,他亲手训练的马七军的将士也是一样,全都讲究一击毙命。 最为关键的是,梁山军这边是马军,宋军那边是步军,双方的战力根本不对等。 很快,在背嵬军和马七军的绞杀之下,宋军的步军就被杀得阵型大乱。 不长时间,便有宋军顶不住压力,纷纷溃逃。 见此,杜壆和石宝杀得更凶。 这使得宋军蔓延十四五里,四分五落,首尾不能管顾。 随后赶上来的各支梁山马军,对其逐一剿杀。 那些聪明的,赶紧放下兵器,跪地投降,还能捡回一条性命,否则绝难逃脱梁山马军的追杀…… 索超见梁山军太过厉害,冲开人马,退出庾家疃,然后夺路而去…… 宋军陈尸十数里,遍地哀嚎,令人不忍闻听。 战后统计: 此役,宋军一方至少死伤了七千人,被俘虏了六千余人。 梁山军共缴获了,近千匹好马,两千多匹伤马和死马,兵甲不计其数。 而梁山军自身的伤亡只有一百多一些。 毫无疑问,梁山军取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捷。 见首战打出这样的战果,江鸿飞不禁暗松了一口气,他对左右说:“大名府无忧矣!” 江鸿飞早就派人调查清楚了,大名府一共有禁军、厢军三万多,一半由李成统制、一半由闻达统制。 这一战就消灭了大名府近半人马,江鸿飞又派了两支步军和走报机密特种营在大名府城中准备里应外合,大名府确实不足为虑了。 但就事论事,能打出这样的战果,梁山军占了不少运气。 首先,当然是刘慧娘的计策奏效了。 其次,仗着梁山军有公孙胜、吴角、史谷恭这三个法师,梁山军才可以在故布疑阵的同时,还能藏兵和藏地形,埋伏宋军。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李成太过轻敌冒进了。 不然,若是没让梁山军在山谷中的一战几乎消灭了李成部的绝大部分骑兵,然后又用梁山军的马军欺负宋军的步军,此仗不可能打得这么顺利。 说穿了,这就是一场没有多少难度的顺风战。 可话又说回来,这可是梁山军打得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战,能打出这样的战果,江鸿飞做梦都能笑醒了。 但话还得再说回来,梁山军是没打过大仗,可定战略的孙静和刘慧娘都是熟读兵书战策且拥有极强指挥能力的人,而具体打这一战的杜壆、石宝、卞祥都是统帅级的人才,鲁智深、林冲、唐斌、杨志、孙立都是正规军官出身,就是那些不是统帅和军官出身的将领,也都有点东西,所以梁山军打出来这样的战果也实属正常……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