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灾情严峻 (第2/2页)
登记不全,估计还有二到三成尚未统计。但救灾如救火,刻不容缓!” “扶苏不错,事情做的扎实透彻,辛苦了。”嬴政颔首,随即一脸严肃,“可有救灾良策?” “父皇,儿臣深知朝堂之艰危,除了军粮,并无余粮赈灾。百万人,正常时日每月需一百五十万石。哪怕挤压,每月也需一百万。 九弟所提渔猎之策,再缓解三成,尚有七十万的缺口,儿臣号召朝臣及大户,也不过募捐而来十万石,依然还有六十万的缺口。 所以,儿臣提议,由朝廷下令,让举国再次征粮,共赴国难。” 大殿顿时空谷般幽静。 “陛下,臣有奏!”李斯上前举笏道。 “讲!” “扶苏公子深入、扎实、细致的作风,老臣深感为是。 老臣之忧虑在于,每月60万石赈灾粮,需要赈灾多久? 秦川谚云:救急不救贫。 如果只需60万石救急转圜,臣可以想办法。次月呢?今夏呢? 如果不解决天旱耕种问题,岂非要对这百万人赈灾一年,甚至两年?这可是千万石巨大缺口啊!” 李斯的话,如同晴天霹雳。 山呼海啸的压力顿时倾轧而来。
时下的灾民,并非断了口粮给口吃的便能续命,天灾,一直都无粮啊!这又是一个无底洞。 ”秦川谚云:治灾苦,食果腹;赈灾谄,受活散。 面对天灾,主要有三种办法来治灾:一是依法自救;二是以工代赈,三是借粮缓税。 而秦国传统不赈灾,而是鼓励灾民自救,或是以工代赈。” 李斯继续道,“只是,举国才刚刚颁布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哪怕以工代赈都暂不可行。” 此前,除了灾前备粮、灾中开荒以外,秦国还有很多工程开展,以此养活受灾百姓。 比如修建都江堰、郑国渠时,很多百姓都可以去工地上劳动,由国家提供口粮,劳动者一日三餐必饱。 那些不劳动的人想乞讨都不行,他们会被官兵押解到工地或者荒山,强制劳动与生产。 造谣生事者,办事不力的官吏,都会遭到法律的严惩,轻者将会四肢五官不全,重者则必然性命不保。 如果没有工程可做,灾民可以给军队运输粮草、修整营房、制造衣甲等等,帮助秦军做事,则按军中劳役发放军粮度日。 秦国治灾的一个原则就是让老百姓有事做,有饭吃,既要防止老百姓终日饱食而无所事事,又要防止老百姓饥寒而死。 id=wzsy> 古人云,无事生非,人一旦没事做,就会生出很多是非,谣言说法会四起,各种蝇营狗苟孕育而生。 “只怕又要举国重税,恢复土木建设,方能渡过此次危机。”扶苏满脸沉重和无奈。 “大兄的方法,简直是剜疮补rou!”嬴玉撇嘴道,“只是,大秦才刚做下缩减7成土木建设的决定,岂能出尔反尔? 况且灾民之中,妇孺儿童占了大半以上,如何去服徭役?” “九弟说说如何赈灾?总不能把灾民都饿死吧?!”扶苏气郁道。 “当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两个。”嬴玉环视诸人道,“一是当下灾民便有饭吃,哪怕吃个半饱。二是恢复春耕,黔首有了收成的期望,便会咬紧牙关渡过难关!” “这两个问题,谁人不知? 大部分灾民都在不足一月便会断粮,救命如救火,续命的粮从何而来?” 淳于越上前道,“恢复春耕,更是天大的笑话。自古以来,靠天吃饭。天不降雨,如何耕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