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0章 神之使者 (第1/2页)
嬴政梦天机,立我为嫡正文卷第80章神之使者昨夜,冯去疾敏锐的发现,他们家冯浅浅回到冯府便魂不守舍的模样,时而发呆,时而浅笑,时而似嗔似怨。 时不时满脸红晕,喃喃自语:啐,才不要陪你看风景。 一大清早便称,和阴嫚有约匆匆离府,多半,快沦陷了。 况且,冯浅浅成为大秦第一个女官,这是开创了历史啊! 而根源,却是因为九公子。 尽管,这九公子似乎比较博爱,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哪一个漂亮的公鸡,身边不是围了一群母鸡? 哪一个雄壮的狮王,身边不是围了一群母狮? …… “只是,修建水车引水灌既需要时日,势必影响到春耕,怕是错过了最佳春种时节啊?!” 淳于越好心提醒,一脸nongnong的遗憾! “早就说过,九公子算路深远,凡事皆走一步看三步,九公子定有对策是吧?”周青臣不失时机,当然完全没有把握。 “父皇,农作物的丰收,主要靠三点。 第一是良种。 第二是灌既。 第三是农耕。 关于良种,我皇家美田可转换为试验田,专门选种育种。 关于灌既,筒车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 关于农耕,儿臣有办法提高一倍的耕种效率。” 嬴玉话音落地,又引来一片震惊不解的眼神。 “让我们亲眼去见证,奇迹如何产生。” …… 众人步行不足一里地,便来到一处田地。 只见田中,一精壮的汉子,背着麻绳,拖着一种从未见过的耕犁,稳健前行。 所过之处,被深耕的新鲜土壤翻卷过来,留下一道深深的沟壑,多余的泥土被犁臂推至两侧,不用再推土。 众人震惊的看向这一幕。 商鞅变法以来,以农为本的大秦,朝堂众臣皆知耕种的重要性,没吃过猪rou,未必还没见过猪跑? 以前的耕犁,至少二人,一人背犁,一人扶犁,而且特别是掉头,极为费力。 只见汉子灵巧的原地掉头,有继续耕来。 众人定睛一看,居然是少府令嬴坤。 比普通农人精壮一些。 但,居然是一人拉犁啊?! 似乎,还有余力。 嬴坤来到地头,气息稍喘,对嬴政见礼道:“陛下,此犁,臣亲自一试,真的是耕田之神器。” “此犁为何名?有何优点?”始皇目光灼热问道。 “陛下,我乃公输氏鲁艺。此犁叫曲辕犁,也叫秦玉犁,是九公子嬴玉发明。” 早已在此守候的公输氏上前道,“若说此犁的好处,以中牛挽犁,可日耕十亩!若以人背犁,二丁同耕,也可日耕二三亩。” 听到鲁艺的介绍,所有人全都惊了。一个个都傻了眼。 在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江南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改进前人的发明,创造出了曲辕犁。 其优点是cao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若要深耕,将犁铧推进些许;若要浅耕,将犁铧收回些许。 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因此短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 “我来试试?” 蒙恬兴致盎然,脱下葛履以麻绳捆在身上,勐地向前跨出一步。 “嗯?!” 差点一个趔趄。 “怎的如此轻松?” 被深耕的土地翻卷过来,留下一道沟壑。 作为军中悍将,能文能武,力大无比,居然拉着曲辕犁一路小跑。 回到地头,大气不喘。 “陛下,相比现在笨重的耕犁,曲辕犁省力三至四成,且更为灵巧。 我一人日耕四、五亩不成问题。 耕牛奇缺,每百户不过两头,曲辕犁绝对是兴农重器,于国于民,皆有大利。 此物,堪称造福千秋,福泽万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