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商税 (第3/3页)
,你这一番话却是真的给某不小的启迪...”
“还有吗?”戴胄眼睛不眨的看着苏青繁。 “有!”苏青繁看着戴胄笑着道,这戴胄可真是有意思,比房玄龄有趣的多。 更别提杜如晦那个闷葫芦了。 戴胄连忙站起身来:“苏大夫,你且慢一些,等某取来纸笔再说不迟。” 苏青繁连忙示意戴胄坐下:“戴公啊...饮酒,饮酒。” 又唤小雨取来纸笔替给了戴胄与长孙无忌:“二位见谅,家中只有铅笔...” 戴胄和长孙无忌同时道:“我们早就试过了,虽不适应但也不至于书写不下去。” 戴胄将纸铺好,捏着铅笔道:“苏大夫,还请继续。” 苏青繁想了想道:“我大唐地域辽阔,天下共分十道,十道又设360州,下辖1557县。” 戴胄心神一凝,这是着眼全国了! “苏大夫还请说慢些...这铅笔某还是不太习惯。”戴胄在一张纸上分别画出了十道。 苏青繁问道:“赵国公、戴公,这十道之中富裕者谁?” “自然是江南道与关内道。” “那幽州、凉州之地比起长安、洛阳富裕程度如何?” “自然是不足的。” 苏青繁看向他们问道:“假设你们是商人,你们会选择在长安、洛阳行商还是在幽州、凉州行商?” 两人同时放下了笔:“苏大夫的意思每个地域的商税都不相同?可是这样征收起来也太麻烦了。” “那就是朝廷的事了,该怎么处理你们自己处理。赵国公、戴公,一些苦寒之地也同样需要发展啊!那里的百姓也需要过上好日子!” 戴胄点头,又拿起了笔:“某会让户部拿出方案,设置合理的机构。” 他笑了笑道:“富裕之地本就该帮衬着点苦寒之地...都是我大唐子民,谁知道这新事物的出现最终会繁华了哪个州府。” 苏青繁拍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每个地域发展的不均衡,原因各不相同。眼下新技术出现还不知道哪个州会爆发出惊人的潜力呢。” 戴胄点头:“苏青繁您请继续....应该还有吧...” 苏青繁挠了挠脑袋:“还有么...某一时也想不到了啊!对了,这朝廷也不能只征税不管事啊!” “只享受义务不负责任那是不可取的。”苏青繁道:“这朝廷需要给天下商旅们稳定的营商环境..要解决实际困难。” 戴胄有些可惜道:“真的没有了吗...要不苏大夫你在想想....” 苏青繁搜肠刮肚的想了许久,还真给他想出了一条。 “戴公啊...还有减免税收!” “减免?不是已经划定了起征点吗?”戴胄疑惑的问道,长孙无忌也同时看向他。 苏青繁看向长孙无忌:“赵国公家的铁铺不仅仅开在关内道吧?余下九道都有?” 长孙无忌点头:“嗯,都有上一些...” 苏青繁笑道:“赵国公还真是家大业大啊,这铁铺都要铺满了大唐...” 长孙无忌没有回话,他知道苏青繁并不是想要打听他家到底有多少的铁铺,这铁铺的生意本就是苏青繁告诉他的。 在苏青繁告诉他铁具将要走进千家万户之时长孙无忌就安排家族大肆扩张。 这段时间除去分给朝廷的分润,依旧狠狠的赚上了一笔!上次若不是和圣人共同来到沿溪村,怕自己的礼物盖过了圣人的风头,只怕自己会带的谢礼更多,不至于全是铁具。 毕竟给这小子送些礼,也不至于吃亏。给他一套长安的宅子,就给自己指点了铁锅的生意。 若是送的更多呢?是否还会有其他的门路? 正遐想间却听得苏青繁言道:“那赵国公想必也赚取了不少...是否想过造桥铺路、扶老助幼?” 长孙无忌心里咯噔一声,这是何意...却是口念道:“自然是有的...” 苏青繁又问道:“赵国公....倘若让你修一条路,架一座桥花费一百万贯,朝廷给你免去五十万贯的税收你可愿意?” 减去一半税收?长孙无忌仔细的思考,若是做了利国利民的事,只怕生意会越来越好啊,损失些的会成倍的赚回来。 朝廷也无法将触手遍及到每一寸角落,若是一些事宜由商人代办,既省了人手也办成了事,可以说是朝廷与商人互惠互利之事。 “戴公,这就是朝廷需要考虑的了,到底如何的衡量绝非我能过问的了。” “至于其他的某是真的想不起什么了...戴公、赵国公咱们饮酒吧,这菜都快要凉了呢...”苏青繁笑着招呼两人。 戴胄收起了纸张,满意的点头,举起酒杯:“苏大夫放心...最后一条某一定为你办到!” 长孙无忌也不怀好意的看了苏青繁一眼... 是啊,这小子不是要修一条长安道沿溪村的水泥路吗? 那又该减免多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