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章 文章写尽天下事,不肯俯首见苍生! (第1/2页)
贞观二年大朝会无比盛大,百官穿着隆重的服饰觐见,远处州县的官员也谴使前来禀告他们的政绩。 苏青繁瞧见还有异域他乡的使者纷纷为大唐皇帝献上了新年的祝福与贺礼。 李世民头戴通天冠,身着衮冕,衣绘山、龙、华虫、宗彝5种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4种花纹。 说不出的风采! 大朝会开了数个时辰,在新的一年第一天便如此的折腾,在苏青繁看来未免有些劳官伤财。 自周朝起的大朝会就被确定为最高规格的朝仪,其隆重程度可想而知,显示了天子的威严,是极其重要的政治活动。 好在苏青繁的品阶不高,站在人群之中缩着脑袋浑浑噩噩的度过了这无聊的大朝会。 “明日御花园赐宴。县子可莫要耽搁了呀。”李世民身边的内侍又从人群之中找到了苏青繁前来告知。 “知晓了。”苏青繁有气无力的叹道,心中低语唾了李世民一声。 自己又不是京官,又不是主政一方的,何故如此的折腾自己。 好在宴席是在次日,否则非得被困死不可,除夕熬了一宿,这皇家如此的不体贴。 等苏青繁养足了精神,精神奕奕的参加宴席时才发现御花园中早已聚满了文武官员。 能在此处的都是大唐的精英,或京官、或地方上的官员以及使者。 他们彼此交流着经验,叙说着见闻。 要说议论最多的自然是新的事物。 有地方官员扬着脑袋高兴的道:“这些日子里本官修了十余条路,架起了十余条桥...征集了五万民夫彻底了解决了往年的陈苛...” “征集了五万民夫?如此劳师动众那百姓岂不是彻夜咒骂于你?” 那地方官员笑道:“非也...这造桥修路本就是利国利民之举,这最终受益的还是百姓么...” “如此,便不怨了?”问话的人显然不信,往日里征集民夫可没被少骂啊。 那地方官员嘿嘿一笑:“乡绅...乡绅们拿出了钱粮...” 那人恍然大悟,这是利用水泥从乡绅手中换取了钱粮,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样的合作方式。 他抚须笑道:“某也不差,某也建了数十座工坊出产了数不清的红砖、往年隆冬之际总有百姓会时冻死,自从有了蜂窝煤之后便再无听闻了。” 那地方官员点头:“某也不曾想那黑黑的东西是如此的宝贝,某差人核查了州里所有的地方,这一查之下还真是不少!”又微微摇头道:“可惜的是去岁有一户毒死了人...若不是那家的婆娘机警,怕是要灭了门...” 这些官员们互相交流,从他们的话音之中苏青繁感受到了他们的兴奋,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尤其是李世民亲自谴人却为各地州县带去了火药之后,铁器得到了大量的开采。极低的铁器价格使得百姓们受益无穷,纷纷感慨好日子要到了。 太多的声音传入到了苏青繁的耳中,他也为之欣慰。 这大唐帝国的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将爆发无与伦比的力量。 这才多久的日子? 曲辕犁已经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相信要不要两三年的光景便会彻底的淘汰直辕犁。各地的盐价早已应声腰斩不止,那令人作呕的醋布正逐渐的离开历史的舞台。 蜡烛的产量虽然各州都不高,可是却是最受文人士子好评。 一些娘子们最爱的却是那名为香皂之物。 所有的一切都开始逐渐的好转,天下各州百姓无不感叹圣人恩德。 可以说此刻李世民的威望以及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起秦王横扫天下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各州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亲自前来,只有较远之地的州府才谴出了使者。 最让他们心心念念的还是要数那新型作物啊! 圣人分发后,他们只需培养上个两三年那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