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初成气象(大章) (第2/3页)
劲力,否则吃的苦头还要大一些。 慕容九与铁心兰同时惊呼:“移花接玉?” “非也,非也。”韩靖笑着摇头,“我回转箐姑娘的内劲用的是‘乾坤大挪移’,拨回她的招式用的是‘太极拳’里四两拨千斤之道。 ‘移花接玉’看似神秘,说穿了也不过是借力打力的法门,只不过是因为邀月武功够快,出手够快,所以瞧起来神鬼莫测,其实,‘移花接玉’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提前摸清对方的发力方向以及真气流动路线。” “对于邀月和怜星而言,‘移花接玉’不过是一种浅显的手段,真正厉害的还是两人所修的‘明玉功’,以及化腐朽为神奇的武学境界。” 众人恍然大悟,张箐忍不住问道:“那‘明玉功’又有何奥秘?” “我没练过,哪里知晓。”韩靖摊手笑道,“我只知道,‘明玉功’共分九重,练到第六重,能与当代江湖一流高手争锋,练到第八重,几乎就能无敌天下。 若是练到第九重,功力不往外挥发而是向内收敛,故而运功下不损耗内力还可以增加功力,达到无止无歇、无穷无尽。并且体内的真气会形成一股漩涡吸力,无论什么东西触及了它,都会如磁石吸铁般被它吸过去。” “世间居然有这种违背常理的武学?”慕容九大大的眼睛显得更加忧郁,“难怪移花宫能横压整个武林,无一人敢反抗,唉。” 不仅是她,另外四人也都惊心不已。 唯有不痴迷武学的小鱼儿最先摆脱失落,笑嘻嘻的问韩靖:“韩大哥,你方才用的‘乾坤大挪移’、‘太极拳’,又是什么武功?听起来挺好玩的,比之‘嫁衣神功’、‘明玉功’如何?” 韩靖随意道:“这两门武功,皆是内外兼修的武学,我方才展示的,不过是两门武学其中一种应用法门罢了,它们跟‘嫁衣神功’和‘明玉功’比起来,算是各有千秋。” 场中之人,如何不明白韩靖的意思,所谓“各有千秋”,就是这两门武功皆是不下于《嫁衣神功》的绝学。 绝学难得,常人有一种都已是天大的福运,但从韩靖轻飘飘的语气看来,他所会的绝不止这两种。 这让人无法可想。 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默,除了小鱼儿,另外四人都有被打击到。 他们四人皆是武林年青一代出类拔萃之人,乍闻自身所学与顶尖高手相比,有如尘埃,难免钻了牛角尖,生出此生无望之感。 韩靖看他们失魂落魄的模样,拿起玉箫,按在唇边,轻轻吹动。 悠悠箫声响起,仿佛浪潮拍岸。 几人微惊,抬头看着韩靖。 韩靖并未停下,箫声渐渐起高,又带着一种怡然之感。 随着箫音的起伏,众人恍如身临海上。 泛舟轻游,满眼都是蓝色的世界,广袤、碧蓝、纯洁、安静,种种感觉袭来,让人忍不住沉醉,又感到自身渺小。 箫声渐沉。 天上腾起乌云,遮天蔽日,大海蔚蓝在刹那间转为深黑,台风骤起,浪潮涌来,在这大自然的威力下,几人心神生出一种不安,好似下一刻,便要被巨浪吞没,尸沉海底。 箫声越来越急,急转直下。 浪潮翻涌,一浪接着一浪,排山倒海而来,让人心魄为之所夺。 恰在此时,箫声忽又变得高昂起来,意气洋洋的韵律却给人一股激昂向上的力量,众人心神振奋,面对这滔天巨浪,凭空生出一种与天地激斗的豪情出来。 任凭海浪怎样翻涌,我自归然不动,迎浪而立。 箫声越来越高,拨入云中,激亢决然,众人的斗志也全被激起,一个个面色渐红,握紧双拳。 再又一个滔天巨浪袭来之时,小舟被推到了顶上,几与苍穹相触。 箫声高到绝顶,众人眼前忽现一道光来,顿时金乌破云,碧海澄澈,他们终是战胜了这不可敌自然力量。 箫声到此,戛然而止,幻象不复存在。 然而,众人心中依旧回荡着方才的箫曲,久久不绝。 韩靖轻咳一声,让众人回过神来。 “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斗志,不要怀疑自己的道,绝学又如何?绝学也是人创出来的,你们几个,天资远超常人,有朝一日,未必不能攀高临峰,自创神功,又何须自觉不如人?” 韩靖这几句话,蕴含真气,让几人心神一震,彻底摆脱了几乎留存的“阴影”。 “总算是让他们心境无损。”韩靖松了一口气。 武道一途,要想有所成就,天资、运气固然重要,更为不可缺的,是心境。 这几人,都是他将要吸纳入魔门的种子,所以不能让他们心境受损,毕竟自己不能长久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