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两个病人 上 (第2/2页)
正好在维修,他很快就被附近的建筑工人给救了出来。人看上去倒是一点事都没有,找不到任何的受伤的痕迹,可是精神上却是受了很大的惊吓。更重要的是,打那时候起,他就变得口不能言了。 他的家境一般,家长对于孩子平时就有点马马虎虎,不是那么上心,当时看着好像没事教训了几句那几个淘气的孩子也就算了。对于他这个不说话的现象,一开始他父母只是以为是小孩子一时受到了惊吓,不肯说话而已,慢慢地自然就会好转的。可是未曾想见这一闭口就是大半年。而且功课也是一落千丈,尤其是语文,除了不说话,竟然连作文写字都成了问题。 他的父母这才真着急了,带着他跑了几家大医院看专科专家门诊。得到的答复不尽相同,可主要意思却都是一个:孩子受了很大的惊吓,得了PTSD,也就是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可是却没有什么特别对症的治疗效果。所以对多久能恢复正常,没有哪个专家能够给出一个准信的。但是为什么连写字作文都会受到那么大的影响,也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其中也有医生给他们介绍了心理治疗师。可是我们都知道那些专业陪聊人士的收费通常都很高,那费用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是一种不能承受的额外负担。更何况没人知道这样的心理治疗最后的效果如何,以及要治疗多久。 再后来,有一次给国家的老干部看病的专家组搞了个亲民的义诊活动。那次他父母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排进队去了,终于让精神科的老专家给他看了看。那位老专家在和雪凄语做了半个多小时的谈话之后,却是又提出了另一个可能性来,说雪凄语患的是阿斯伯格综合症。 这倒是解释了他为什么从小就不合群的原因。而那一次落井的事故,又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他自闭的程度,直接造成了他不肯说话的这个结果。” 凌若水听到这里,心里不由产生了一种戚戚焉的感觉。因为她很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她曾经是花了多大的努力都没有得到若山的认同,直到那次误打误撞才打开弟弟的心扉。 尼傲听了却是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和凌若山交流,那是一点儿都不费事的事情。以他那么高的智商都一直没有弄明白,为什么其他人都说若山难以沟通呢? 殊不知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患者,一般都会有比较特殊的兴趣,固执而狭窄。凌若山偏执的地方就在于对数字的东西很痴迷,偏巧尼傲也是天生对这方面感兴趣,而且天赋卓然,这才使得两个小伙伴一拍即合,之间的关系好得“如胶似漆”。 当然因为好朋友有这么一个病,尼傲自然也就看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在尼傲看来,一个人会发生自闭,这造成的原因有很多,环境的,遗传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患者缺乏他所需要的关心,这种关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很大程度是精神上的关注和爱护。 凌若山母亲早逝,父亲又从小不在身边。而且凌父是一个军人,就在他难得回家探亲的几天里,留给尼傲的印象那从来都是不苟言笑,异常严肃的。对于子女不但缺乏持续的关心,而且在有限的相处时间里,恐怕留给凌若山的更多的是心理压力,而不是父子情深。 相比而言,凌若山的爷爷和奶奶对若山的要求倒是没有那么的严格,毕竟隔代都会比较宠爱一点,而且怜惜这孙子孙女还缺少父母的关心,某种程度上都能算是溺爱了。 可是一则二老毕竟上了年纪,对于现在小孩子心里的想法不甚了解,也从来没当回事;二来,他们也是在部队里风风雨雨一辈子的人,温柔细腻的感情已经被慢慢地磨尽;最后,毕竟身为权力圈里面的人物,各种各样的应酬往来也占据了他们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对凌家姐弟只能是在物质上有充足的保证,别的方面则实在是没有能力做到面面俱到了。 后来等到凌若山被确诊是患了阿斯伯格综合症,这些相关的话题在凌家就被明文禁止了。 一方面是因为二老的面子问题。不了解病情的人会很容易以为精神系统发育障碍就是脑子有毛病,如果被同僚们指指点点说凌家三代的接班人有“精神病”,二老走到哪里都会觉得脸上无光。 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凌若山,毕竟孩子还小,谁也说不准万一他知道了自己的这个状况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出什么样的变故。不管怎么说,凌若山是凌家这一代唯一的男孩子,要是真出了意外,谁能付的起这个责任呢? 只是他们选择的这种处理方式,事实上就是最糟糕的。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人本来就缺乏同周围和社会沟通的正常能力。正确的方式是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达到增强他们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而凌家的这种做法,反其道而行之,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也决定了凌若山的宿命。 尼傲看到对面凌若水脸上那惆怅的神色,知道这一位多半又开始自怨自艾了。 尼傲扬了扬眉,嘴上说出来的话,却是和心里想得完全不一样:“若水姐,你就别烦恼了。那时候国内对于这种精神发育障碍根本就没有那么的重视,阿斯伯格综合症发现的病例也不多。没有能够一早查出若山的状况,也是一种无奈的事情啊。” 凌若水苦笑了一声,她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只是这么些年来,她总觉得自己亏欠了弟弟,时不时就会往灰色的方面去想,久而久之竟然成了习惯。 凌若水知道自己不应该老是纠结在这些已经发生了,她没法子改变的事情上,对着李洋洋歉意地道:“不好意思,是我走神了。因为我弟弟也有阿斯伯格综合症,所以我一下子就想开去了。你还接着说吧,那个病人是怎么被你们选上的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