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五行派 (第1/2页)
看到以话痨出名的尼傲自发地陷入了自我禁言的状态,乔臻倩第一时间就猜到了原因。的确,她所说的这些内容,本身就需要很多相关的知识才能完全明白,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把它们用程序的形式实现出来的难度,对于一般人来说肯定是非常具有压倒性的。即便是对于“小超人”尼傲,这当中怕是也有不小的挑战,毕竟对方并不是这个领域里的专家。 好在这一回乔臻倩恰巧有办法。在他们实验室的众多研究项目中,她曾经就参加过一个实时筛选幽闭者患者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的项目。 她记得项目本身很成功,一系列的筛选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果和进展方向都很不错。不过后来因为资金用完了,再次申报的时候,被上面以“即使实验成功,受益人群比重太小”为由给拒绝了,最后也就没能摆脱不了了之的命运。其实这也是很多研究项目的最终归宿,但那些拒绝的理由是否真的有道理,可就真不好说了。 乔臻倩在猜到了尼傲发愁的原因之后,立刻就联想到这个当年不幸夭折的项目来,看上去正合尼傲用。还真没想到这个原以为已经被尘封忘却了的实验原型,现在竟然又被挖掘出新的价值来。 在这点上,乔臻倩倒是和尼傲有着差不多的脾气,是个爽气的、想干就干的人。急急忙忙给尼傲扔过去一句:“你别急,我有好东西给你!”,她就飞快地把这个项目从自己的备份设备里给找了出来。 幸好乔臻倩自小在康远途的熏陶下,养成了随时整理各种资料的好习惯,这时候按照自己编写的索引,一下子就从故纸堆里把想要找的东西都给翻将出来。于是连同程序、实例、报告和论文,一股脑儿打了包,都给尼傲给发了过去。 然后做了个困顿不堪的表情:“东西都给你了,希望能够帮到你。 我是不行了,一把把的眼泪啊。撑不住了,要去赴周公之约了。 能不能用,你自己慢慢看着办吧。” 想了想,乔臻倩又加了一句,“别太累了,早点休息,毕竟罗马也不是一天就能够建成的。等到条件更完善些,准备更充分些,做起来也许就会驾轻就熟,不用这样子苦苦挣扎啊。送你一句话:心急吃不了热粥。 我下了。88” 乔臻倩给他的东西,可以说再一次帮了他大忙。平时很能说的尼傲突然发现自己的语言功能通道有些失灵了,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来表示自己心里的感激之情。只觉得眼睛里有些酸酸涩涩的,而心潮也随之起伏不定,平时张嘴就来的一堆一堆的话,这时候却好像被什么东西给牢牢地堵住了,怎么也说不出口。而乔臻倩的头像,却是在他能说出任何字眼之前,逐渐地褪色,最后完全的黯淡了下去。 虽然乔臻倩临下线前特地提醒了他一句,要注意休息,可惜尼傲不能等,也不想等。 尼傲慢慢地深呼吸了几口,让自己冷静了下来,打开压缩包。乔臻倩给他的东西很完善,从背景,到理论构思,到实验数据,到可运行的程序,应有尽有。尼傲还是一贯的做法,在一目十行地扫过文档了之后,他就果断地打开了附带的样例的源程序。 对于一个写程序出身的人来说,拿到一段陌生的程序第一件会做的事情,一般都会是看看源程序。尼傲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同别人不同的是,在他眼里,程序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怎么构造,怎么连接,怎么包装,怎么优化,这方方面面的考量、权衡,其难度一点也不比写一份书法,或者是绘一幅画来得容易。 要说现在写程序吧,已经不再象以前那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随着众多“所见即所得”的编程环境,和把逻辑结构图直接转化成编码的工具的大力开发和推广,事实上已经大大地缩减了写程序的难度。当然另外一方面也要归功于,“编程要从娃娃抓起”的论调。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中学,甚至一些私立的小学,都开始设置了科目来教孩子们编程,以至于跑到大街上随便大叫一声,“谁会编程”,估计十个人里怕有一多半会很牛哄哄地回答“我会!”。 然而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