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宠替嫁太子妃_117章废不掉的太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7章废不掉的太子 (第4/5页)

淡淡的开口了:“本宫来问你,太子闯你的宜和宫时,带的可有侍卫或是兵士?太子带的人手里可有兵器?太子的人,可有打杀宜和宫的人?”

    贤妃抹着眼泪,对皇后的话还是不回。

    皇后的声音冷了下来:“贤妃,本宫问你话呢!还是说,要让皇上下旨,你才能回本宫的话?!”

    皇帝没有作声。

    贤妃看一眼皇帝,便知道皇帝不会在此时维护她了,只能委屈无比的叩头回话:“妾一时没有缓过气来,请皇后恕罪。太子殿下——”

    她想真的想点头,可是太子是闯了宜和宫,但是太子带的也只是太监和宫人啊,也没有打杀她的人:“皇后所问,太子殿下都没有。”

    皇后看着她的眼睛:“本宫知道你在想什么,可是有一件事情你可能不知道,皇贵妃meimei也不知道。”

    “今天不要说太子只是闯了你宜和宫,哪怕是一把火烧了你宜和宫呢,那又如何?!”她看向皇帝:“皇上,当年的一诺……”

    皇帝看向太子,目光里带着太多的东西,其中最多的怕就是陌生了:这个儿子,他忽然间不了解了。

    “朕的话,岂能不作数?”他缓缓的吐出一句话来,目光又扫过了沈小小——还好,有太子妃在呢;只要有太子妃,太子便跳不出他的手掌心。

    皇后看向贤妃:“太子只要不谋逆,他的太子之位便谁也动不了。这是,皇上当年对本宫的承诺。”

    “贤妃,本宫不认为太子做错了,但就算是他做错了,你又能如何?”她说完依到了身边的大迎枕上,看着皇贵妃也变青的脸心中真叫一个痛快。

    算计太子?!真当她这个做母后的没有准备嘛,早在多年前,她的儿子还是个小婴儿时,她便已经给儿子讨到了免罪的旨意。

    太子用得着谋逆吗?!所以,太子有什么错他也是太子,谁也不能把他怎么着。

    沈小小也极为震惊,不过看一眼身边平静的太子,她便知道太子早就知道此事:所以,他在宫中行事才会那么肆无忌惮。

    可是,从前太子为什么不如此呢?她转念一想,脸色便有些发白了:皇后把此事说出来,还是太早了啊。

    太子是不能被废的,可是太子依然是人,他如果死了呢?他死了太子之位就算是他的,却还是可以有新的太子!

    如此一来,宫中那些对太子之位有想法的人,岂不是要下狠手?她看向皇后,忽然感觉太子可能不是皇后亲生的,不然的话岂能如此加害于太子。

    贤妃嘴唇哆嗦了半天,在皇后的注视下终于下了头:“妾、妾知罪,请皇后责罚。”

    皇后问她——太子就算是有错,你能如何?!有了皇帝那样一道旨意,她还能如何?!

    “太子,”皇帝看着自己的儿子,声音平的没有一点点的波动,就仿佛他唤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很平常一样:“你认为,此事要如何处置?”

    沈小小的心提了起来,就算是她也听出来皇帝的不满。

    太子迎着皇帝的目光:“贤妃是父皇的妃嫔,儿臣如何能言处置两个字?嗯,三皇弟的性子向来活泼,不如让他多抄几本经书,收收性子吧。”

    贤妃的脸色大变:“皇上,错的人是我和皇儿无关!请皇上责罚妾,妾知罪。”她心中把太子骂了无数遍,可是却不能在脸上带出来。

    三皇子原本因为太子的求情,比二皇子的责罚轻了不少:同样都是思过,二皇子却要一个月,三皇子只有七天就可以。

    “父皇,我想三个月是个很恰当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太子不理会贤妃,就那么直直的盯着皇帝又补充了一句。

    皇帝的目光幽深:“准了。”他答应了太子,却让皇后微微皱了皱眉头。

    皇贵妃的眼中倒是闪过了喜色,只有贤贵妃哭倒在地上:这次她是真的哭了,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再也没有什么美感可言。

    三个月啊,会发生多少事情?太子有皇帝的一句承诺,二皇子有皇贵妃,等到她的皇儿再出来的时候,还拿什么和他们争!

    “贤妃,太后的生辰快到了。”皇后很不喜欢贤妃的大哭:“你的字是太后她老人家最喜欢的,就代皇上和本宫好好的抄上几本经文,以示我们的孝心吧。”

    皇帝点了点头:“嗯,皇后不说朕险些忘了!就这样吧,御花园中的竹苑极为幽静,贤妃就去那里抄写经文吧。”

    宫里的地方都是有讲究的,名字更不可能乱起。所以只看名字,也知道竹苑如此随便的名字,那地方肯定是极不好的。

    说不好呢,要看人了。

    在先帝的时候,竹苑那个时候不叫竹苑,有一位贵妃特别喜欢竹子,一年里除了冬天外,其余时间都要住在竹苑里。

    后来贵妃及其所出的皇子谋逆,被先帝赐死在竹苑里,而之前贵妃所起的名字也就不用了,这地方便荒凉下来。

    竹苑这个地方安静,是因为人们有忌讳,再者就是有传言:贵妃爱极了这个地方,所以死去后魂魄也不愿意离开——谁还敢到这个地方来闲逛?

    就是负责此处打扫的人,也要在正午阳气最盛之时前来,草草收拾一遍就结伴离开。

    现在,这个地方归贤妃了。

    贤妃看着皇帝的眼睛,泪眼婆娑中也看不清楚,但是她依然能感觉一种冷意:皇帝的目光再也没有从前的温和。

    她低下头不敢再多说话,乖乖的叩头领旨然后告退了。

    在这个皇宫里风头最劲的当然就是皇后和皇贵妃了,而她能在众妃嫔之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皇帝的青眼,自然是有她的聪明之处:只凭皇后和皇贵妃,有多少聪明女子都含恨了呢。

    因此,当她心头一惊便知道此时最好还是什么都不要说了,至于太子那里嘛:在这皇宫之中,皇帝要谁生谁就生——现在太子长在皇帝的心里,她现在说什么也不管用的。

    贤妃知道自己棋差了一招,但是只要留得青山在,就没有什么输不输的;她还在、三皇子也在,所以她收起所有的算计来。

    现在,没有什么比重获皇帝信任更重要的,不然的话,就算三皇子不再禁足,也同那把龙椅无关了。

    皇贵妃和皇帝一同离开的,皇后自然没有好脸色:整个皇宫里,也只有皇贵妃敢到她宫中抢人;可是有皇帝为她撑腰,皇后也没有法子。

    皇后心情不好,也就没有心思和太子、沈小小说话,早早打发他们离开了。

    沈小小和太子回东宫的路上,有人找香兰说话:给了香兰一封信。

    干干净净的信封上只有“太子妃亲启”几个字:字不错,粉蓝的颜色也让人不讨厌——沈小小最喜欢的颜色就是粉蓝,只是知道的人真的不多。

    “谁递进来的?”沈小小接过信来,当着太子的面儿就开始拆信。

    香兰垂着眼皮:“温大人。”

    沈小小抬头:“谁?”她以为自己听错了。

    温姓在朝中不多见,是不是有其它的温大人她并不知道,她认识的温大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温润玉。

    温润玉入朝为官,还特意在她面前露过脸,自然是有着别样的心思;沈小小也没有奢望他会放过自己,但也没有想到他会如此正大光明的把信送入宫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