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章 追命咒 (第3/4页)
安排定是好的,依着我的浅见,太后也是对丁家的厚爱,也是在保全丁家啊。” 纵观历史上的各大外戚,只要势大到皇帝忌惮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太后也真的是用心良苦,只是可惜丁家人并不领情:安享尊荣说的是好听,无权也就无势,同丁家人想要的尊荣不是一回事儿。 皇帝闻言静默了一会儿:“你的确懂的不多,不过这句话说的对。太子,他不懂朕的为难之处。” “太后让丁家人不再入朝为官,却也让朕答应了,有生之年不会动丁家人一根头发,保证他们不会让人欺了去。” “朕也感觉对不起丁家,多年来对他们……”极尽容忍之事,哪怕是丁家人收买了宫中很多人,就连御书房也收买了不少人,皇帝也没有动他们。 丁家人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但是他们的故交门下在朝为官的并不少;所以丁家人对朝廷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而这些小动作,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反正有太后的旨意在,丁家子弟如果考不了功名,便永远也无法入朝为官。 皇帝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丁家会和东宫对上,且把太子惹怒了。 “你说,朕要怎么做才是对的?”他问的人是秦公公,不过他并不需要有人答他。 答案其实就在他心里,只不过皇帝也会有心软的时候,因此他只是狠不下心来罢了。 秦公公知道,所以他并没有回答,眯着眼睛就像是已经睡着了,完全没有听到皇帝的话。 御书房外,皇贵妃带着人立在风中,裙带卷着风儿飞来飞去,让她给人一种欲飞的感觉:她已经来了很久,身后宫人抬着的是她备好的补品,放在小铜炉上温着。 她没有叫门,只是在门外等着,因为她是皇贵妃:永远的知进退,永远的体谅皇帝的为难之处也就是永远的在为难她自己。 在秦公公出来之前,她是不必让皇帝知道她已经来了多时;到秦公公打开御书房的门时,就表示皇帝想见人了,而那个时候皇帝肯定会知道她在外面等了多久。 等的越久,皇帝就会越感动越愧疚。 为难自己,为得就是让皇帝不会让任何人为难她或是她的儿子。 所以在宫中做皇贵妃,还是皇帝心尖上的女人,并不是那么轻松自在的;有时候,真的挺累。 “皇贵妃,”于昭训跪倒在皇贵妃面前:“求皇贵妃救我” 她自己知道自己是真的完了,但是就这样认命,她又如何能做得到?想来想去,大梁国只有一个人能救她,也唯有一个人会救她。 皇贵妃的眼皮都没有眨,依然还在望着不知名的远方,就像她的目光能穿透宫中的层层楼阁,而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般:谁也不知道,她倒底想要看到什么。 于昭训能来到她的身前,自然是用尽了心机和手段,当然还有金银之物,否则的话她根本近不了皇贵妃的身。 能到她身前,其实也就代表着她的一种默认:她是同意于昭训到她面前来的,不然她的人就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随便放个人到她的面前来。 但,也只是允许于昭训到她面前来罢了,至于要不要帮于昭训一把,却要看于昭训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聪明。 能到她面前是足够聪明,却还不算是太聪明。皇贵妃需要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因为上官丹实在是太没有心机与手段了。 于昭训没有在意皇贵妃的态度:“我愿意为皇贵妃做任何事情只要皇贵妃救我,以后我便不是东宫的人。” 东宫不再是她的家,太子也不再是她的君主。为了活下去,为了活的更好,她现在什么也不介意了。 不管是什么,总要活着才能意义啊;眼下太子和太子妃如此待她,她哪里还有什么活路? 皇贵妃终于微下头看向了于昭训:“你是聪明人,怎么会没有法子呢?不管是东宫之中,还是在六宫之内,这里的主子永远都是两个人。” “一个是男主子,一个是女主子。”她的声音轻不可闻:“得了男主子的宠就会得女主子的厌,可是我们却是在女主子的手下讨饭吃,这事是不是极讨厌?” “所以,如果你足够聪明就要讨得女主子的欢心,然后再暗中得到男主子的喜爱;如果做不到的话,至少也要让女主子感觉她把你压的极低,压的很稳。,踩的你在她面前抬不起头来。” “比如说,为什么要等着被责罚呢?旁人罚你一分,你可以自罚十分到时候男主子自会为你说话的。” “你啊,就是太逞强了,懂了吗?回去好好的想一想,你要跪的人,不是本宫。” 于昭训听完后,对皇贵妃沉默着叩了三个响头,然后退后三步才转身离开;她没有多问一句话,就这样离开了。
在旁人看来,皇贵妃没有同她说话,只是拿眼盯了她半晌,她就知难而退了。 皇贵妃又抬头看向远处,在心里忍不住叹息: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啊,如果她能姓上官就好了。 丁家是个难啃的骨头啊,希望太子能收拾丁家狠一点儿,以后才能让她的皇儿轻松搞定。不然的话,就是她也会头疼的。 这个时候的丁家的大老爷,丁青山正坐在城门上吃茶,陪着他坐的人正是五城兵马司的吕大人。 看着城门下的人,丁青山叹口气:“唉,只观太子妃也知道东宫不成气候啊,居然对楚国公主下手虽然手段不错,但是不够聪明。” “如果她足够聪明让人捉不到把柄,那就凭她就能让东宫多几分气相,太子倒也不是不能指望。可惜了,唉。” 他吃了一口茶:“想想太后,我们这些人就是不放心才多说几句闲话左右不入朝为官,也只是尽一份忠心,为国担忧罢了。” 吕大人给他亲自斟满了茶:“兴国公也是一心为国。”他久考不第,投入了丁家成为其门客,五年之后就成了京城兵马司中的吕大人。 所以就算丁家没有人在朝为官,但是丁青山兄弟三人可都是国公封号,真真正正的荣养啊。 而且丁家是太后的娘家,就算他们不入朝为官,但是他们开口说句话,朝中有几人不给面子? 听说,就是皇帝有了什么好东西,没有旁人的也定会分一半给丁家的三个舅舅享用:这份恩宠,在大梁国那是独一份的。 兴国公叹气:“还是吕大人懂我啊。”他倒是很谦和,从来不会同人自称什么本公之类的,就是你啊我啊的这么说话。 “对了,尝尝这果子,原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说是他邦进贡的稀罕物,到京城中统共也不过几斤;昨天皇上赏了我两斤,我向来不喜欢这些的,倒是你家娘子喜欢尝着可以的话,一会儿就带回去让他们娘们也尝个新鲜。” 吕大人连忙谢过兴国公的赏,他起身回头一看:“国公爷,今儿这事儿要如何了结?在城门处拿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