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上善若之水 (第1/2页)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 古人曰: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柔性。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 阿妹没有健康的躯体,却像大树一样,撑起了一片绿荫,为米华遮风挡雨。 台湾,狭长的地形地貌,虽然无法与辽阔的大陆相媲美,却孕育了阿妹海一样的胸怀。 上帝将缺陷赐给了阿妹,阿妹却将爱又赐给了素昧平生的米华。 “阿海!阿霞!你们都过来,我告诉你们,你们还小,不知道未来的不可预知性,mama原来不是很好吗?有谁会想到我现在的生活如此艰难,不但不能替你爸爸分担风雨,还要他来照顾,而且你们本该是读书的年龄,却不得不辍学!如果阿妈没有遭遇不测,你们小小年纪怎么会过早承担本该由阿妈承担的责任,为什么? 孩子们,一个人生活在世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的,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得与失永远不是单行道,上帝对谁都是公平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面对一双儿女的疑惑,阿妹在孩子们的搀扶下,围坐在地板上,对于不图报酬,为米华开拓的缘由,善良的阿妹不是哲学家,却从宇宙间人类平衡的角度给孩子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虽然两个孩子无法知道其中的哲理精髓,但他们已经不再敌视米华。 面对阿妹的无私帮助,米华空有一腔感激,只能汇聚成两个字“唔该!(谢谢)”。 不过此时此地,米华所拥有的物质财富,除了阿妹与儿子一起刚刚虎口斗胆与假巡警斗智斗勇而保护下来的一对玉镯外,别无任何答谢之物,惟有“唔该”两个字。 为了掩人耳目,米华不得不用粤语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你还是说国语吧,我听得出你会讲国语,我们在此经商,南来北往的都有,都是说国语。” 虽然米华的粤语水平在特训时通过了考核,但在紧张之时,还是有点蹩脚,为此阿妹善解人意的对米华说。 “对不起!”这一次米华没有再用粤语,而是用标准的国语再次向阿妹表示歉意。 “孩子们,快!你爸爸回来了!帮他卸车去!” 看着丈夫躬背费力的蹬着踏板车,汗水浸透了衣衫,从脚踏车上下来,丈夫用衣服擦去额头的汗水,没有停歇,即刻卸货,阿妹赶紧吩咐两个孩子去帮助父亲。 “让我也来吧!” 米华回转身,揉了揉自己因感激而微红的双眼,当她回头再看时,看见鱼行老板正费力的从进货踏板车上往下搬运海产品。阿海、阿霞,两个少年帮着父亲忙前忙后,把卸下的货物,新鲜的海鱼、海蚌等各自放进海水池里。诸如海带等,容易储藏的货物,有的在货架上摆放整齐,有的送往门店后边的仓库里或在后院晾晒。 “嗨!嗨!” 两个孩子吃力且兴奋的抬着父亲一个人刚刚从踏板车上搬下来的鱼篓,用嗨嗨来为自己鼓劲。 阿妹依然围坐在地上没有挪动,她直视着米华。 米华赶紧将方巾递给阿妹,而后帮着老板一起从车上往下卸货。 看着米华捋起衣袖前来帮忙; 看着米华因帮忙而额头浸出都大的汗珠。 由此,两个小孩看米华的眼神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敌意,不再害怕,不再疑惑米华。 “给!喝口水吧!” 在米华的帮助下,一车货很快卸完,米华用手臂擦去额头的汗水,直了直后腰,而后接过小男孩递过来的水,一饮而尽。 “阿姨,擦把汗吧!”随着小女孩稚嫩的童音,小手捧着毛巾递给米华。 “磨蹭什么?你们到底卖不卖?再不卖我们就去别的地,不是看你家货真价实又新鲜,谁会在此等候这么久。” “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耽误你们生意的!” “对不起!我是生手,还不熟悉业务,都是我的错,请大家原谅,以后不会了。这是我们刚刚从海边拉回来的新鲜海产品,现在大家开始挑吧,都是上等的好鱼,不仅新鲜,而且价钱公道,阿妈来,你到这边,那边人多,您年岁大了!” “那感情好!阿妹呀,你的雇佣是才招的吧?” 米华一边招呼顾客,一边扶着一位阿妈,走到海鲜鱼池靠里边的位置上,老阿妈看着米华眯着小眼问阿妹。 “啊!是!璐阿婆,您来啦!”面对璐阿婆的问话,阿妹看了看米华,迟钝了一下而后以啊和是给予应答。 米华知道,由于自己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