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 练摊计划 (第1/2页)
锦娘听完有些疑惑,赶紧问到:“太太,我们女人家如何能抛头露面做生意?再说两个孩子都还小,他们哪里能做事赚钱。” 招娣听完就不乐意了,马上更正说到:“姨娘忘记了,在徽州我和蛐蛐就赚过十八个鸡蛋呢。” 锦娘听完就收了声音,心里有些难过,这亲生的闺女自从太太吩咐过喊自己为姨娘,从此之后,人前人后都是喊自己姨娘,从来没喊过一声娘。现在自己因为心疼孩子,出面维护两个孩子,自家的亲闺女倒跳出来呛自己,这还有没有天理。 郁小闲看见锦娘有些难过的样子,立刻安慰她说到:“锦姨娘是最疼两个孩子的,可我这个做娘的人也不会不知道心疼孩子。这赚钱有时候就和玩一样,两个孩子一定会觉得好玩的。” 锦娘淡淡地说了一句,:“妾全听太太的。”说完就继续做针线活了。郁小闲把两个孩子叫到身边,预备带着孩子们出门逛逛。为了掩饰她的胡人长相,她包头蒙面地出了门,对外就说是摔破了脸包起来了。两个孩子跟着她出门,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郁小闲拿出十几文钱给他们买零食,他们吃了东西,嘴巴就更甜了,都管郁小闲叫娘。 郁小闲借机对招娣说到:“文凤,锦姨娘是你的亲娘,就算你开始因为她不能过小姐的日子,可她还是生你养你,一心为你的娘。不论她做过什么,你都不能轻视她。在外人面前,哪怕是在我和蛐蛐面前和她顶嘴,都会伤她的心。你回去之后和她认个错,好好哄哄她,不然就不是娘我的好闺女了。” 招娣听后点点头说到:“女儿知道了,我以后会对姨娘客气些的,不过太太,要是我听你的话,你会对我和蛐蛐一样好吗?” 郁小闲抱着蛐蛐在走路,知道孩子多心,怕自己最疼的还是蛐蛐,于是笑着说到:“你们两个都是娘的好孩子,不然以后等家里富足了,我给你招个女婿吧,你和蛐蛐各分一半家产,省的你觉得我偏心蛐蛐。” 招娣脸红了,心里想嫡母也太扯了,人家还没有到九岁,就说什么招女婿的话。不过想想,族里的几位jiejie也都是十三四岁就嫁了人,算起来没有几年自己就该结亲了。看见招娣脸红,郁小闲觉得招娣人小鬼大,心思像锦娘,可看她和母亲现在的疏远,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黄家不给锦娘妾室的名分也一定有理由,这一切将来安定了,慢慢打听总会知道。 郁小闲带着孩子边走边逛,把市场上的货物价格摸了一遍,明天就是当地的赶集日,该好好做一次生意了。别的郁小闲不行,可摆地摊的经验丰富。在现代,虽然她自己摆摊的日子少,可架不住她多年逛地摊,经验丰富。里面的猫腻,看都看会了,更别说她和多位摊主还交上了朋友,学会了不少实战经验。 问得多买的少,可到了下午四点多回去的时候,郁小闲和招娣手中还是拿了不少东西,蛐蛐困了趴在郁小闲的肩膀上睡着了。三岁的孩子也有近三十斤了,好比扛着一袋子米上街,实在是累,郁小闲无奈之下只有提前回家。到家的时候,赵岐正好刚回来,他买来的东西摆了一地。郁小闲要的东西全买来了,还另外买了几个坛坛罐罐,还有好些零碎。 郁小闲笑着问到:“大哥,一百文花完了,给妹子说说每样东西的价钱。” 赵岐似乎很有成就感,他那一肚子话就等着倒给妹子呢,赵岐指着地上的东西一一道来。三把竹筷子花了六文钱,那只细口瓷器瓶子是烧制时挂釉不均的次货,十文钱买的。能塞进去一个拳头的小坛子是花五文钱买的咸菜坛子,至于那个细脚大肚子的酒瓮就没花钱,是帮着车老板卸货,然后人家就白送了一个旧的。 剩下的七十九文钱,赵岐在地摊上买下了三个大小不一的陶土罐子花了二十七个文,说是可以煮饭煮汤,让郁小闲一家带进山里煮东西装汤什么的。还有一叠子次品的瓷器碗碟,花了三十二文,也是给郁小闲带去山里用的。最后的二十文,赵岐全部买了小玩具,风车,哨子,陶土做的小动物送给招娣和蛐蛐,由于钱不太够,他还在市场上干了一个时辰的苦力才买齐了钱,给两个孩子买了这些玩具。 郁小闲不知道怎么说赵岐好,这个好人是处处为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