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_33以物换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3以物换物 (第2/2页)

于她省下了一天的劳力,那至少是三十文的收入,所以她说还可不可以换双鞋的时候,是知道赚了便宜,因此才用了商量的口气。

    郁小闲看了看王二家的孩子,才对王二家的和气地说到:“就依你说的,梅管家给她装两升米,包二两盐巴,再让她挑王二的鞋子。把你的孩子叫过来我看看,我家的文龙没人陪着玩耍,还要叫你们那边年纪差不多的孩子领着一块玩。”

    王二家的看见新来的山主太太这么好说话,还看得起山里人,愿意让自家的小少爷和自家的皮小子玩,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便把自家的孩子推了一把,让他给郁小闲磕头。那孩子本来是极调皮的,只是怕着有钱有势的贵人,他看了看郁小闲,赶紧磕了头,又躲在王二家的背后。

    蛐蛐看见那孩子手里捏着一个木雕的小狗,就跑过去问:“小哥哥,你的小狗给我玩一下吧。”

    王二家的捏了孩子一把,说到:“狗子,把木头狗给小少爷玩,到时候再叫顺子叔给你做一个。”

    那个叫狗子的孩子赶紧把手里的木头狗给了蛐蛐,王二家的拿了东西就赶紧带着孩子离开了。郁小闲知道这个是打前阵的,等她回去一说,只怕有排着队的人送山产过来换。

    这时黄有才背着三斗米下山了,看见了蛐蛐手里的木头狗,也高兴起来,做这木头狗的人手正是巧,做得形神兼备,黄有才的玩心都上来了。

    郁小闲看着大小两个顽童,眼里满是母爱,于是对黄有才和蛐蛐说到:“相公你也累了,就和蛐蛐一起玩一会儿,等一会儿东西收多了,你们两个就一起给我送上山去。”

    既然生意开张了,郁小闲就没心思练习绣花了。麂子rou干她没有什么好奇的,只是对那些蘑菇干有兴趣,她把野生的香菇拿来闻了闻,天然生长,自然晾晒的香菇果然香气格外浓郁,比现代人工养出来烘烤的要强不知道多少倍。

    作为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郁小闲拿到这些蘑菇之后,立刻想到了分级,把菇体完整,品相好的跳出来,按大小分类,她想明天该去镇上一趟,做个包装,像现代超市卖山珍一样,把精品蘑菇分级包装卖出好价钱。

    还没有等到郁小闲开始设计包装的样子,拿山货换东西的人就排起了长队,梅管家挨个看东西,大概估个价格知会郁小闲,然后郁小闲就由着山民说想换什么,一般这些人都是本分地交换,郁小闲收了七八个人的山货,一次都没有驳回,这个好名声是在山民里要立口碑的。

    排到第九个人的时候,是个粗大的汉子,梅管家说这人叫黄三宝,是个猎户,他手中拎着两个腌制的山猪腿,开口就要一石米,一斤盐,一丈布。梅管家看了看那两条腌山猪腿,大约是有五十斤,在县城里最多也就是能卖一贯钱。用一石米换,自家都亏了两成,再搭上盐巴和布,黄三宝简直是打劫,欺负太太老实,真是给山里人丢脸。

    梅管家刚要开口说黄三宝,郁小闲就制止了,她闻到了一阵浓郁的火腿rou的味道,就立刻问黄三宝:“这位大哥,你的山猪腿腌了几年?”

    黄三宝也感觉到了群众的鄙视,不过这时他反倒要更显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他大声回答到:“在山洞里放了快三年了,味道好,要价贵些又这么了?觉得贵可以还价,或者不买。这两条腿子还是我爹在世的时候在盐井边煮盐腌制的,他入土了,我家再也腌不出这味道了,最后两只,不换,我背回去慢慢吃。”

    郁小闲笑着对黄三宝说到:“既然是以后尝不到的东西,我就要了,一石米,多了不换。”

    黄三宝听后,脸上堆满了笑,立刻说到:“好咧。”

    郁小闲对梅管家说到:“把整袋子的米给他,山里的乡里乡亲,说不到以后还要相互照应。”

    梅管家不知道自家太太怎么这么好的性子,只好把整包的米给了黄三宝,郁小闲看着两只火腿,心里是乐开了花。现代的舅母张淑萍是狂爱火腿的老饕,郁小闲确定她得到的是野猪火腿,此等美食只用一石米换,占便宜的人是自家。

    ---新书榜的最后几天,亲们收藏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