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为子孙计,有大乃容 (第1/2页)
已是冬,虽然雨水停歇,但北风萧萧,扑打在脸上,像下刀子般生疼。Www。23us。 长安位于名州之北,挨近凉州地域。 凉州自古苦寒,长安稍好些,不过每年的这个季节已颇为寒冷,再过些时日,估计就会飘下雪来了。 作为南人,来到北方,定然有诸多不适应,水土不服,很容易生病。 坐在马车上,纵然隔着厚实的车厢帘布,但陈三郎仍感受到了丝丝寒意。 幸好今年以来的自己,已经脱胎换骨。经过持之以恒的扎马步,吐纳功课等,加上每天营养丰富的饮食调养,算是告别孱弱之身。手臂,大腿,渐渐有了结实的肌rou,变得有力起来。 体格健壮,对于寒冷也有了较强的抵抗力。 陈三郎是修士,然而又不同别的修士,最起码现在,他所修炼的法门与“寒暑不侵,辟谷不饥”那些尚未沾边。说白了,《浩然帛书》不是神仙道,不是妖魔道,而是人间道。 道在人间,不免凡俗。 紧一紧裹在身上的被单,他闭着眼睛,沉浸在帛书的感悟当中——五陵关距离长安还有不短的一段距离,闲着也是闲着。 这一段官道修葺得很是宽敞平整,马车跑起来欢快,人坐在车上也觉得舒坦。 官道上车辆穿梭,如同过江之鲫,很是繁华。这只是去往长安的路上,已是这般热闹景象,当真正进入长安。里面的情景可想而知。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悟生之行休……” 玄奥的字句掠现,自有意味。每一次重读。隐隐都有新的体会。如饮醇酿,回味无穷。 到了中午时分,马车停在路边一间食肆前,要稍作休整。 陈三郎从感悟中醒过神,下得马车,发觉这北风一阵比一阵紧,抬头观望天色,彤云四合,瞧这样子。多半要下雪。 食肆外停着许多马车,都是来往的旅人,里面则坐得满满当当,找不到空位。 陈三郎看了看,直接买三笼白菜包子,两斤rou,揣回车上食用。均了些给车夫,问:“今天能到长安吧?” “能,这路小的走得熟。不会耽搁。” 陈三郎就不再多问,吃饱了肚子,略作休息,躺下便睡。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就听得马夫叫道:“公子,长安到了。” 陈三郎恍然醒觉。走出车厢,见已是日暮时分。天上气象沉沉。云层翻滚着,过不多久。就有一片片的白色事物如鹅毛般飘落。 下雪了。 再往前看,一座雄俊巨城拔地而起,竟似乎看不到城墙边际;但见城墙上插遍旗帜,迎风猎猎,每一个垛口处都站着盔甲鲜明的兵士,如标枪般挺立在上面,任由风雪洒落身上。 长安。 这便是长安了…… …… 入冬的泾县,白天还有阳光照洒,颇为温煦。不过日头落得快,暮色涌起,晚风清凉。 县城外,河神庙的大片田地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开始扛着耕具,三三两两返回山麓那边的农舍了。 经过这段时日的开荒,附近许多坡地都被挖平了下去,与水田差不多高低,又引进河水灌溉,形成规模。 开荒之事,事先陈三郎已在新任县令那里打了招呼,得到准许,因此衙门也不过问。该过程出奇顺利,倒让陈三郎觉得稀奇,仔细想了想,心中有几分明朗——很可能是元哥舒那边发了话,任由自己发展基业。 气者,无形有质,必须根基,才能茁壮。否则的话,这气便虚,便假,被世风一吹,就会消散。 这样的气数时运,等于养的猪虚胖,rou不结实,不好吃,没营养。 正因为如此,元哥舒那边才故意大开方便之门,特地发话,让泾县新任知县对陈三郎“照拂”,不管他做什么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等猪养肥了,正阳道长秘法施展,掠夺气运,陈三郎登高跌重,所有努力付之东流,都是给元哥舒做了嫁衣。 换句话说,如今陈三郎煞费苦心创立的基业,都是替元哥舒打工而已。 既然如此,何妨多给些甜头吃? 此中内幕,县令自不知道详情,但隐隐也猜到几分。前些日子出城巡察的时候,见河神庙一带一派热火朝天的干活景象,他不禁嘿然冷笑。 衙门不干涉,陈三郎招募过来的人们自是甩开膀子干。周何之事先已得到陈三郎的规划蓝图,便以图行事。开荒田地,安排水利是一大板块;另一个板块重点则是建设陈家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