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武器 (第3/6页)
核物理科学产生阻碍作用。 其二,德国虽然拥有强大的财力,但是那些控制德国科学研究的纳粹分子却对核物理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解与重视,就连好不容易批准下来的200万马克经费也被挪作他用。特别是在战争后期,穷兵黩武的希特勒已经穷途末路。为挽救即将灭亡的命运,希特勒于1941年12月不得不下令将德国的工业和科研人员转为为前线服务,一切不能在短期内对战争“有用”的科研项目,一律不予支持。弹尽粮绝之下,德国的科学家们纵有鸿鹄之志,也不得不放弃原子弹研制工作,而“转行”去搞能驱动机器运转的铀锅炉之类的东西了。 其三,德国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研究过程中犯了若干致命性的错误,也大大延缓了德国开发研制原子弹的速度,从而导致德国一开始所拥有的领先地位丧失殆尽。德国科学家向来存在一种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倾向,在他们看来,德国物理学当属世界一流;在他们眼中,如果德国人造不出来原子弹,那么英国人、美国人是不可能造出来的。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事实是,到1940年初,德国科学家对原子弹的研究远远超过英国和美国,但极端自信的德国科学家却在选择加速剂这个关键环节上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们轻易排除了后来被美国科学家证明是一种最快捷最有效的用石墨作加速剂的做法,最终确定用重水来作为加速剂。而重水的生产极其昂贵和困难,战前世界上最大的重水生产厂(挪威的电解水厂)每月只能提供10公斤,远远满足不了德国科学家研制原子弹的需要。正是此关键性技术失误,也导致德国的原子弹研究工作陷入停顿,给美国争取了宝贵的几年时间。同上书,第239页。 日本的政治家和军界那些决策者同样如此。根据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披露公开的日本“仁计划”资料,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空军参谋长安田武雄和后来成为首相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十分重视核武器研究,日本的海军和陆军(日本空军归陆军部管辖)都成立专门机构来研究核武器。但海军不久就悲观地承认,从理论上造出一颗原子弹是可能的,但需要十年时间。尤其是,他们还自以为是地提出,德国和美国都没有多余的工业能力可以及时地生产出原子弹来用于战争。正是基于此显然是错误的判断,日本的海军解散了“核物理成就利用委员会”。空军虽然维持以日本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仁科芳雄负责的“仁计划”,但终因日本政府无法提供研制核武器所必须的铀原料而无疾而终。在轰炸日本广岛之后,当日本大本营要求科学家在6个月之内研制出核武器,以便为日本军队对美军展开进攻赢得时间,而保全日本“天皇”和“大和民族”时,无可奈何的仁科芳雄告知他们:“不要说是6个月,就是6年也不行。我们没有铀,也没有电,我们什么也干不成。肯尼斯·加尔布雷斯:《核击日本》,王宏林译,京华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24页。” 二、爆炸的“潘多拉”盒子 核武器在当今世界的泛滥,大体上是沿着这样几个路径在加速进行着:一是核武器从原本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所拥有逐步扩散到世界上诸多个不特定的国家和政治集团;二是由几个列强大国所拥有逐步扩散到中小型国家;三是从早先比较集中的欧洲和美洲国家逐步扩散到除北极洲、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四是核武器从研制国家逐步被部署到原本并没有核武器的国家。 核武器之所以以上述几种令人恐怖的路径在加速扩散,自然与以下几种原因密切相关: 其一,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核武器可以在一瞬间使数千万人化为灰烬,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把这种武器作为维护其国家安全的“最后手段”。纵使干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遭致全人类的惩罚与唾弃,也要登堂入室成为“核俱乐部”的正式成员。 其二,大国的“示范作用”。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通过示范让人们学好,往往很难;但是,示范坏的事情则往往容易成功。诸多事实也反复证明,相对少的成功的坏事常常能激起人们蜂拥做坏事的不成比例的热情。美国虽然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做了一些表面文章,例如该国曾经带头关闭了一些核武器设施,但实际上关闭这些设施仅仅是为了安全考虑而不是为了减少核武器。迄今为止,美国和前苏联也没有改变企图依靠核优势来控制世界并随时准备用核武器“先发制人”打击敢于挑战其权威的国家,而世界其他国家则随时随地处于这些核大国的核威慑之下。美国人在其1991年未公开的为美国战略空军指挥承担的《战略干预研究》(也称“Reed报告”)中指出,“应该限制石油国家及新兴霸权主义大国不断增长的财富。如果他们获得统治权,就会对世界的安宁造成威胁”【英】保罗·罗杰斯:《失控:21世纪的全球安全》,肖欢容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0页。。为实现这个战略目的,美国提出了诸多新的核武器目标策略,包括组建“主要是应对中国或第三世界目标的核远征部队。同上书,第70页。”在克林顿和奥巴马这两位民主党主政白宫时期,在核武器问题上,美国的立场虽然有所软化,但美国不断强化其核优势,并随时动用核武器来对那些胆敢向美国的霸权提出挑战的任何国家采取坚决打击的决策没有任何变化。俄罗斯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雷蒙·波普科维希(RomanPopkovich)提出,“俄罗斯最新的战略原则应该包括这样一条,如果任何国家使用常规武力对抗俄罗斯所带来的威胁,超出了俄罗斯国家常规力量的保护能力,俄罗斯有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行还击的权利,而不只仅仅做出一般的回应或报复性打击。”同上书,第81页。有这样的两个大国身先士卒,作为表率,何愁核武器不能扩散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其三,核武器的加速扩散也与核武器相关的科学技术日益完善,核武器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有关。 正是在上述诸原因的综合作用下,核武器得以在世界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加速扩散,一发不可收拾。 前苏联:过于自信往往导致错估。在当时绝对垄断核武器的美国人看来,美国的经济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美国实际生产的产品占全世界产品的50%以上,一个拥有如此实力的国家搞出原子弹尚且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那么对于遭受战争重创、元气大伤的前苏联,要搞出核武器简直是难于上青天。而实际上,美国人错了。正如当年德国政府错误地估计美国、英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