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回 女娲补天救众生(三) (第1/2页)
女娲娘娘驾云刚刚来到东海之上,早就被巡海的夜叉发现了,那夜叉一见不敢怠慢,便急忙报进龙宫。 龙王敖广闻报,便亲自出海,并叫他的龙子龙孙以及虾兵蟹将列队迎接。 敖广见了女娲伏身拜道:“小神敖广拜见圣尊娘娘。” 女娲招手言道:“龙王殿下平身。本宫今日至此有急事求见龙王。” 敖广起身应道:“圣尊有事吩咐,请圣尊进寒宫一叙。” 敖广命虾兵蟹将们在前面辟水开路,他引领女娲步入东海之内。 不多时,他们便入了龙宫。 女娲娘娘四下望了一眼点头赞道:“而今这龙宫真是今非昔比,好生得气派!” 她说话间,指指点点,倍感新鲜。 可知龙宫之内如何壮观?但只见: 珊瑚璀璨,碧玉琉霞,琼海碧涛,晶莹剔透; 仙台楼阁俱是琉璃造就,雕栏玉砌皆有龙飞凤舞; 海草茂盛,郁郁葱葱,随波摆动,此起彼伏; 虾游鱼翔,悠然自得;那星星点点之处,宛如百花盛放,姹紫嫣红…… 尽管这龙宫景致非凡,美不胜赞,可在当初并非如此。 当年四海初步形成,风大浪高,海无定向,汹涌横溢,海啸频发,肆虐沿海百姓。 女娲娘娘得知之后,亲自登临东海沿岸,四下察看灾情,她见百姓深受海水伤害,好不心疼。 于是,她下决心要根治四海之患。 这天,她领金童和玉女来到东海之滨,正巡视沿海状况,忽见前面有人群呐喊,但听不清呐喊什么。 女娲好奇,化身过来观看。 她登上高丘向下一望,好不惊讶,却见那海岸边上全是黑压压一片人众,似蝼蚁搬迁,缕缕长蛇。 她们纵身到了跟前,原来是为了防止海患,众人正在此处运土积石,打造海岸堤坝。 人们把石土堆积起来,夯筑成一道防水长坝。 刚才听见的呐喊声,正是人们喊出的夯工号子,只听夯工们唱道: 大家嘛齐用力呀,筑起嘛防水堤哟, 石压水怪脚哟,土掩海妖爪,哎嗨嗨哟哇! 龙王叫咱把堤上哪,齐心协力战风浪呀! 不让那虾蟹进村庄呀,护我全家得安康,哎嗨哟哇…… 人们干得十分卖力,且又唱得铿锵悦耳,甚是好听。 这一曲夯歌,倒使女娲娘娘听出了弦外之音,她第一次从人们的嘴里听到歌唱出了“龙王”一词,她更加好奇的想近前探个究竟。 原来,这夯筑防水堤坝的是两伙人,也是两个村子的百姓。 这沿海岸边有两个最近的的村落,一个名叫:王家庄,村中差不多都为王姓;另外一个名叫:刘家村,村中差不多也都姓刘。 由于常闹水患,两个村子的民众都认为海中有妖怪作恶,于是人们便在村子正中的海边上建造了一座观察海况的房子,以便示警水患。 王家庄里有个人名叫王溪路,他自告奋勇住进了房里,日夜来为村民们站岗放哨,观察海面状况,一有情况马上通知村民们转移。 这样一来,人们倒也安心了许多,有人专门放哨,用不着整日整夜的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水患来袭。 王溪路膝下有九个儿子,全是打猎行手。这天夜里,王溪路的妻子突然把九个儿子全部叫起来,急切的催促道:“你们快去海边吧,你父亲与海妖打起来了,你们快去帮帮他吧!” 儿子们不知所然,长子问道:“母亲你慢慢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妻说道:“你父托梦给我,说他正与海妖决斗,叫儿子们快来助战,头带红巾者是你父亲,头带绿巾者是海妖。你们赶快去吧,越快越好!” 不容多想,这九个儿子各持弓箭刀叉直奔海边而来。 他们一见庙里没有父亲,便去海边寻找。果然,他们发现海水中有两条类似长蛇之物,他们正在拼命打斗,一条头顶丹红,另外一条头顶青绿。 他们依据母亲所述,对准那条绿头的一阵乱射。 绿头被射伤之后,便逃向海边的山崖之上。 王溪路领九子追杀,终将绿头海妖斩杀在悬崖台上。 原来这妖竟是一头绿头海龟,是它经常在此作恶,祸害沿海百姓。 自此,这一方海患消除了大半,不过,王溪路的龙王真身也从此暴露了,他住过的这座房子,后来人们就叫起了“龙王庙”。 说来也巧,附近村的刘家村有个人名叫:刘吉祥,他的膝下也有九个儿子。 这天他来到“龙王庙”见了王溪路,他道:“你住了住这房子,便成了龙王,我要是住住也会是龙王。” 王溪路笑了笑说道:“这龙不是谁想成谁就能成的,得有真根真底真的本事才行。” 刘吉祥道:“你有何本事?不就是你靠着九个儿子吗?我也有九个儿子,就是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