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这,才是天命! (第2/2页)
赵昚默默的看了一眼赵飒。 赵飒点点头。 下一刻,东方秦川按剑,却没出手。 赵恺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就被赵飒一把抗在了肩头,“殿下,臣失礼了。” 说完大步而去,离开城头。 东方秦川犹豫了下,赵昚的声音响起,“你也去罢。” 如果将来太子登基,东方秦川必然是新一任的赵镰——他有这个资格和能力,当然不用净身。 谢盛堂眯缝起眼,回看了一眼。 从隆兴年间到乾道六年,今日才揭晓,原来自己的副手赵飒,就是赵镰啊。 那一刹那的身手,就是全盛时期的东方秦川,也不见得能胜。 赵昚又看了一眼身后的群臣,眼里的意思很明确。 周必大叹了口气,见礼,“官家保重。” 不是周必大怕死,而是如果临安陷落,太子还需要臣子辅佐,和他一般思想的,还有王望北、洪遵、史浩、汤硕…… 汤思退没有动,以明死志。 蒋芾也没动,主战派总不能输给汤思退。 魏杞更没动。 并不是主战主和的缘故,而是相信女婿,他说过,赵惇入不了临安,那就必然入不了临安,否则女婿早就安排梧桐公社的家眷离开临安了。 如今文浅墨、文淑臻、耶律弥勒、耶律观音、夏暖滟、朱唤儿可都还在梧桐公社。 一刻钟后,赵飒回来。 赵昚没有问他,却知道赵镰肯定安排好了,此刻的赵恺和东方秦川已经被赵镰的高手和一些护卫带着离开临安。 当然,还有先前跟了过去的朝臣。 末几,远处一群群飞鸟从山林间惊起,闷雷声隐隐传来。 虽然是盛夏,但空气中却凝固着令人窒息的阴寒——来了! 叛军终于将要抵达临安城下。 赵昚却没看叛军,而是回看向上皇赵构,“父皇,孩儿有一事不明。” 赵构讶然,“何事?” “恺儿就这么不得您心,您就如此钟情那个让我大宋黎民生灵涂炭的逆子?”赵昚的语气严厉,很有些质问的意思。
一时间赵构有些反应不过来,这是赵昚第一次对自己怒。 赵昚挥挥手。 不远处,皇城司龙大渊提着一颗大好头颅。 看见这颗头颅的刹那,赵构的眼睛都直了——皇甫坦! 皇甫坦竟然被杀了! 难道…… 赵构还没来得及多想,就听见赵昚一声怒喝,“拿下!” 话音未落地,赵珲和赵飒两人如雄鹰一般跃起,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宁颌腰间长剑刚出鞘,赵飒的剑已经穿过盔甲刺入他心脏。 而赵珲,则更是利落,手中长剑如电,将另一位都虞候和三位副都虞候斩于剑下。 眨眼之间,殿前司只剩下了一位都指挥和两位副都虞候! 情势剧变之下,所有人都口瞪目呆,谢盛堂当今尖着嗓音喊道:“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宁颌,携同殿前司都虞候杜撼,副虞侯肖阳,副都虞候张岳,副都虞候刘七,勾结叛贼,官家天恩苍泽,识破逆贼面目,着令殿前司都指挥使清除叛贼,已伏诛,众将须知。” 这是告诉其他人,被想着叛乱了,官家早就知道你们的意图,现在悬崖勒马将功赎罪还来得及。 果然,宁颌等人之死着实镇住了所有人。 赵昚上前,亲手割下了宁颌的头颅,提着来到赵构的面前,“父皇三思。” 上皇赵构口瞪目呆。 旋即泄气一般,沉寂了下来,沉默了一阵,叹了口气,没有说话,转身黯然的下了城楼。 赵昚松了口大气。 就怕上皇来个鱼死网破…… 如果上皇不到黄河不死心,自己少不得要抛弃亲情,暂时将他控制住,就怕要在史书上留下骂名了。 因为自己若是不如此,等叛军到来,上皇振臂一呼,本就被宁颌等人收买的了殿前司那些人,很可能再一次反水,兴起内乱。 如此临安必然守不住。 但是父皇显然被自己的雷霆手段镇住了。 又或者,父皇终于被恺儿感动? 总之,这内忧的解决了——那些被宁颌策反了的殿前司诸人,此刻肯定不敢再有所行动,等事情了了之后,自己再清算。 当然,不会大肆问责。 但这些人的前途是绝对没有了,大概都会被外放至两广的偏低边境当个芝麻小官。 这已是自己最大的仁慈。 如果按照他们的罪行,就是诛灭九族都不为过! 谢盛堂眼尖,轻声道:“大官,来了。” 赵昚回,“是叛军,还是援军?” 谢盛堂眯缝起眼,看了许久,倏然间神色大振,“是骑军,大官,是骑军啊!” 李凤梧诚不欺我也! 他曾对大官说过,如果徽州失守,最先达到临安的,绝对不会是叛军,而是四川的援军,而且是骑军,领军之人也不会是胡铨,更不是张杓。 而是襄阳卢震。 那个死守襄阳,名声略居李睿、宗平之下的卢震。 但是经此之战,襄阳卢震,已不输宗平。 李睿么,叛军不足言赞。 谁都知道,徽州之战中,赵惇和李道所掌的叛军中,没有骑军,骑军全部都在宣城,遏制建康和安丰军的兵力。 那么这个骑军只能是援军。 骑军在距离临安三里处停下,且声如惊雷的高呼,顿时让临安城墙上所有人都哭笑不得,因为他们高呼的是“老子们且来江南转一转”。 还是标准的四川口音。 声势浩荡,直入云霄,只是那声音怎么听都很别扭。 这骑军统帅是谁,也忒是没谱了。 一骑绝尘而来,白马白盔甲,手提长枪,在城前下马,取下面盔,恭谨见礼,“利州都钤辖卢震,护驾来迟,请官家责罚。” 赵昚哈哈大笑,“何罪之有!” 卢震已到,宗平和辛弃疾还会远吗? 赵昚心情大好。 笑看白衣白马的卢震,守城如盾,行军如枪,当是我大宋一代名将! 忍不住心里暗赞,大宋雏凤,真是算无遗策。 朕于隆兴年间看重的臣子,显耀于乾道,如今,更是展翅高飞,今后,当是我大宋相公! 逆子,看见了么。 这,才是天命!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