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1章 在路上 (第2/2页)
活。 而他也知道,今后只怕自己要经常被放血,然后吃各种各样的药,他现在不在意,也愿意去做了,之前不愿意,理由是不喜欢做没有没有好处的事情。 他不会因为李玉然的感激之情束缚着她可能十余年做着同样枯燥乏味的事情,也无法做到,上次自己决绝了,李玉然没有坚持,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而这次李玉然态度坚决了许多,这便是人性,只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 大路朝天开着,马车也在稳步地行着,不得不承认,宁夏府实在是很小,小到不急不缓地行了一天,便已经到了与陕西的交界处了,正是固原。 孙毅还在这儿,并没有出兵剿反贼,可见并没有到时候,洪承畴与反贼还在僵持中,其实意思真正理解下来便是反贼们还有路可逃,等什么时候没路逃了,便是时候了。 宁致远深深看了出城迎接的孙毅一眼,这是宁夏的总兵。 理论上来说,洪承畴的命令应该是直接交于孙毅的,毕竟他们才是真正管军事的,但是不知某种原因,洪承畴写了那么一封不客气的调兵令给宁致远,这是,想说明他比自己强吗? 夜晚,月亮升起,旁边点缀着点点星光。 “孙总兵,记得找准时机出兵即可,”酒宴上,宁致远说着,他并不提倡这样的接风方式,但将士们都喜欢,因为他们也可以吃顿热乎的美餐。 孙毅并不是个多么厉害的将军,并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事实,当兵有许多年了,凭着资历和战功一步步爬了上来,阿谀奉承那套他也会,也做过不少,但他一直是个很本分的人。
只是他发现从这位宁大人上任以来,什么都不需要,安安分分做事便可,他很信服这位比他要小上许多的少年,听着宁致远的话也是直点着头。 他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 宴席散了,宁大官人依旧很节制的没有喝多少酒,只是有些微醺,说起酒,自己这次带到金陵去的十余万石红薯,也可以很快酿成酒了。 红薯这种东西,他知道种植方法是瞒不了多久的,他也从未打算瞒过,这就准备开始大量贩卖红薯种了,他上次往京城送了万石红薯,也并不是怕崇祯的窥觊。 若是当今皇上是一个志在千里,胸怀苍生又雄才大略反正类似千古一帝的明君,那他是决然不会这么做的,如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之流,发现红薯这种东西,是一定会第一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但崇祯不会。 崇祯是一个可怜人,他足够心狠手辣,也足够优柔寡断,他总在不同的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 在对待官员方面,他深得朱元璋的真传,虽然那些官员该死,却没有朱元璋那般在国库空虚的时候强行向商人借钱的决然,导致入不敷出,再无可战之兵。 宁大官人只是随意送了一些红薯过去,他们就这么心满意足的将这一页翻过去了,宁致远觉得,若是他自己,一定得当面问个明白,然后再..抢过来。 住所安排的很好,本分人做的本分事,不是在驿站,是一座适中的院落,里面只有他的亲兵和李玉然。 时间已近子时,宁致远有些倦了,他的作息习惯便是如此,即便是和几个女孩翻云覆雨.,见鬼了,时间这么凑巧。 奋力将女孩往自己怀中一揽,这是他的最后举动,然后晕了过去。固原某处房间的地面上,李玉然正压倒在一个叫着宁致远的少年的身上。 大凌城,祖大寿在焦急地等着最后一波援兵的消息。 之所以说这是最后一拨,因为辽东现在所有可用的机动兵力都一起来了,这是一支声势浩大的援军,人数在四万左右,两倍于皇太极的后金人马,统帅叫张春。 张春作为一个统领四万人的将军,能被孙承宗看重,还是很有能力的,与吴襄不同,他并不急着赶路。 一路上以防守的队形推进着,皇太极几次半路袭击,无功而返,让他很郁闷。 并不是说张春的队伍可以硬扛着后金骑兵,这不太现实,纵观整个大明,能和后金骑兵打硬战的也就万余关宁骑兵,但不在他手中,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大炮。 千里迢迢到了大凌河,张春风格依旧不变,收缩兵力,广建营帐,架起大炮,等着皇太极的进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