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416章 崇祯,七年 (第2/3页)
城,地方,西北,蒙古,这让他涌起一股强烈的兴奋感。 时势造英雄,不外乎如此罢了。 陈彪自然看得出来娜木钟是真的对自己一方的支援是费尽了全力,即使这种全力对宁夏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但这种事情向来是少见的,因为作为...高素质的宁夏将领陈彪从来不会胁迫任何人去送死,哪怕是蒙古人也是一样。 察哈尔部落主动如此,陈彪好奇之下一问娜木钟为什么,娜木钟冷艳的脸庞上回答的理所当然,“这以后都是宁大人的,所以有什么问题吗?” 陈彪一愣,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也没见科尔沁当时有这么听话啊,不过这终归也是好事,让陈彪对这个未来的主母好感顿生,对另一个...调皮的巴特玛瑙也不那么烦恼了。 只是谁也不知道娜木钟此时心里的复杂与纠结,她以前不太知道自己到底是要保护部落的族民还是察哈尔这个名字的传统,但是现在她很清楚了,就是因为这么多的族民才有了察哈尔这个王者部落的传承,人没有了,部落也不会存在,但部落没有了,人还可以在着。 察哈尔早晚会名副其实,与其如此,还不如就为了玛瑙,干净利落地融入汉人罢了,否则嫁过人的玛瑙不管是从哪个方面都不会有一点优势的,当然,除了那个孩子。 ......... 京城楼下,尸横遍野,白骨森森,寒风阵阵下一切活动已经消停,只是依旧可以让人轻易感觉到不久之前这儿生了什么,呼啸的空气划破声听起来有些悲鸣。 血色的稠状物体似乎铺到了无边的远处,放眼望去都是一片血红的场景分外渗人,崇祯闭着眼睛,心里说不出的沉痛和无力,想着京中沿街随处见的白色布景哀悼他们在这几天死去的儿子,夫君,父亲,他第一次为这些百姓感觉到了忧伤,不再看做是理所当然。 而反观城下伫立的宁夏反贼,崇祯只从他们眼里感觉到了越来越多的兴奋和战意,直到他们6续退进了旁边小城里这种感觉都一直未曾消停,然后留下的一大片空地上依旧是让人心悸的血红,没有一具身穿宁夏盔甲的尸体。 这更让崇祯骨子里涌起了一股寒意,也让卢象升唏嘘不已,并不是说宁夏的反贼一个都未战死,只是他们的尸身已经被收敛,即使是蒙古人的也是同样如此,这种士兵之间的粘合度,他们怎么也比不上,也比不了。 楼下那数不清的让人恶心的残肢断臂和肠子满地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场持续了十几个时辰的战斗,他们最终损伤了四万余人,最多也只是千户以上的尸体和部分百户的被带了回来,而对方损伤的...估计一万不到吧。 卢象升长时间以来的战斗经验一下子就可以判断出刚刚的那反贼大概有多少人,他更知道,因为他看的清清楚楚。自己一方二十多万人轮番上阵时,在初期给他们带来的损伤微乎其微,只是在最后对方明显疲倦了才带来了大部分损伤。 虽然这与对方有意将战场往开阔处延伸有关,但是无法抵赖的事实就是,这二十多万大军真的和对方那七万,有着天壤之别,是永远也跨不过的鸿沟。 是谁在轻轻吟唱?阴霾笼罩了的整座京城,卢象升突然想起来,今天,真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不,现在子时已过,应该说,现在,是崇祯七年第一天了。 但是,全城在披麻戴孝。 ......... 对于金陵的百姓来说,对于现在各处的战乱感觉都不如京城的来的让人深刻,当然,更直观的是,金陵明显的就乱了,这并不是这个消息让百姓们有多惊慌失措,而是有人逼着他们不得不惊慌失措。 李居林作为金陵的府尹,京城有难不得不出兵支援了,问题就是之前南京的兵马已经派去了京城一部分,所以现在这种情况,只能就地招兵了。 但没钱没粮的他又能有什么办法?没错,就是强征,于是大量的百姓被拉去做了这种可能一去不复返的义务运动,一时人心动荡但是他们毫无办法。反抗并不是他们骨子里隐藏的属性,更多的是顺从,除非活不下去。 值得一提的便是,凡是和李家铺子搭上关系的伙计,都完美的避过了这一难,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宁致远的能量。 这个世上还有另外一种人,别人哭别人笑,但是他们依旧活的很妙,京城被围多日一直被压制着,昨日展开了大规模的决战的消息传来,他们作为大明的臣子很伤心很悲愤,然后,在这除夕夜里这悲愤伤心更是爆了。 他们占据了整个的秦淮河畔所有的青楼... 城内别处人心惶惶,他们也在这秦淮河畔举杯消愁相谈一下这救国之计吐槽一下朝纲**,作为读书人他们确实在征兵中有着豁免权,所以他们飘来飘去毫不担心。 旧院,也是最热闹拥挤的地方,这个地方太特殊了。 董小宛有些感慨地透过窗户地看了底下一眼,以往便是看不见一点空位,但是今日更加的夸张,却是在桌上几乎看不见一点空隙,原本一案四五人现在挤了有十余人... 这些变化真是无声无息,还记得一个月之前宁大人的名声还在风雨飘摇中吧,现在...想来名声不名声已经不太重要了,董小宛走到哪儿都能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也是因何缘故她也清楚,大明是真的危在旦夕了? 否则这些人是为何如此没有...节cao? 事情也只有她自己清楚,她和宁致远,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甚至连面也没有见过,一次也没有。 董小宛有些累了倦了,但听着楼下满堂的议论声她却是睡不着的了,兵荒马乱的时候,民不聊生的现在,她一个小小的弱女子也感觉如此的安心,实在也是有些欣慰呢。 “宁氏jianian贼,朝廷对他恩重如山,他却兵围京城,如此忘恩负义的小人!遗臭万年的小人!”一道声音悲愤地过分。 “岂不闻宁夏也正在抵御数十万的蒙古人吗?”有人反驳,“而且谁言这并未京城的是宁夏?宁大人?” 董小宛皱了皱眉头,随即嘴角勾起一丝无奈地笑意,她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书生都是贪生怕死的,就算这个朝廷再**也是有着最后的坚守和忠臣,就如同东汉之荀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