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海民文集_短篇小说 秋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短篇小说 秋雨 (第1/2页)

    春天的风,秋天的雨。刚立过秋没几天,又下起了连阴雨,雨丝儿不住。地里都下醉了,一只脚踩进去,尺把深的泥,村子里一片墨绿。庄户人家的院子里,胭脂花、大丽菊开的火红,露珠儿眨着眼睛,像初恋的姑娘那样深情。

    庄稼人闲了,男人们都到饲养室里聊天,小伙子们聚在一起,下象棋、打扑克,老汉们闲不住,手里攥一把柳条儿,坐在门槛上,编个笼儿、筛子,姑娘们照例拥到德成媳妇屋子里,一边做着针线活儿、一边谝闲话。

    这德成媳妇,二十五岁,前年结的婚,中等身材,瓜子脸,细眉眼,白白净净,也算漂亮的了。谁家两口儿拌嘴,婆媳吵架,大家都爱找德成媳妇评个理。德成媳妇说出的话儿不偏不倚,人人爱听。日子长了,谁有啥知心话,都爱给她掏,谁遇啥不顺心事,都爱找她倾诉,姑娘们也把德成媳妇当作知心人,一得空闲,都往她家里聚。这阵子,她们正谝到昨晚上村子里放映的电影《天仙配》。姑娘们的心里都有一段难言的心事。

    “嫂子,你说电影里演的是真事吗?”说话的姑娘叫秀姑,细高个子,两根辫子又粗又长,杏眼鹅眉,眼珠儿像翠墨,明澈秀丽,二十六岁了,比德成媳妇还大一岁,父母双亡,跟着哥嫂过活,还未找下婆家。前几年她哥给她找了一个对象,收了人家的财礼,谁知秀姑死活不愿意。村里人都说秀姑眼头高,一般人物看不上。她哥生气了,说他再不管秀姑的事了。结果,把姑娘耽搁到如今。

    “看你儍得,那是神话,能当真”德成媳妇读书知礼,能讲好多故事。

    “我也知道是假的。”秀姑叹了口气,“可我看了以后,老感觉是真事。夜里睡下还想着,王母娘娘究竟图了个啥,要破坏人家恩爱夫妻。”

    “那是封建思想做怪,以前女子娃寻象,要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况且神仙嫁凡人,天理不容。”说这话的姑娘叫秋菊,高中毕业,考大学不中,二十出头,圆盘脸,大花眼,短刷辫子,说话咬文嚼字,人称秀才。她爸在外头当干部,穿戴与众不同。

    “古时候这种事多着哩。”德成媳妇纳着尺二长的鞋底,说道:“那时女子娃寻象,就像布袋里卖猫,你嫁的男人是光脸还是麻子,根本就不知道。有些财东家三妻四妾,五六十岁的老头子,还糟蹋人家十七、八岁的女娃。”德成媳妇突然觉得说漏了嘴,有些不自在,她看了看姑娘们,好在她们都没有在意。

    “现在讲自由恋爱,恋爱,就得像德成嫂子学习,只要自己相准了不怕别人说东道西,海枯石烂不变心!”秋菊用勾针编织着台布,拿出她那一口学生腔,说的严肃认真。

    “嗤”一声,大家哑然失笑。年龄最小的春芳用手指头刮着脸皮,“羞,羞。”

    “笑什么!”秋菊依然正儿八经的,“难道你们都愿意让三尺蒙布包着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新社会,谁还敢那样做!”春芳睁大水灵灵的眼睛,直视着秋菊。

    “谁说没有?我村里有一个姑娘叫淑英,家里人做主给寻了个三十岁的后婚男人,收了人家一千元钱的财礼,那家人为了娶媳妇,把家具都折卖光了,淑英结婚不到一个月就没啥吃了,和男人呕气,那男人也是个死恶人,你说你的,他只不吭气。前几天,我上县里去,正好碰见淑英,篮子里装几个鸡蛋,打算卖了换盐吃。她一边说一边哭,她说她不该听家里人的话,嫁了个木头疙瘩,要啥没啥。我们自幼在一起长大,听她那些伤心话,我也难受的直淌眼泪。”德成媳妇说着说着,眼圈红了。

    秀姑脸颊明显地一抽,低头摆弄着自己的衣角。姑娘们不作声了,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春芳毕竟年纪小,满脸稚气,她拉着德成媳妇的手,娇声娇气的说:“嫂子,你把你跟德成哥谈恋爱的经验给大家介绍一下,叫这些jiejie们向你学习,保佑她们找个称心如意的爱——人。”

    大家被激怒了,有的扭住春芳的胳膊,有的拧着春芳的耳朵,有的骂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春芳吃痛不住,向德成媳妇求饶,德成媳妇故意说;“饶不得,看再多嘴不?”春芳连声说:“不敢了,不敢了。”大家这才松了手。

    耍闹了一阵子,各人又都埋头做着活计。秀姑到底忍不住,问德成媳妇:“嫂子,听说你跟德成在水库上谈恋爱那阵子,闲话多得能拉几牛车。”

    “那可不是假的。”德成媳妇一点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说:“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