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海民文集_候鸟 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候鸟 14 (第2/2页)

,会不会演绎王宝钏寒窑十八年的喜剧?

    从早晨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傍晚,从初一等到初三,才见那一排车队像一只只蜗牛,瞪着眼珠子姗姗而来,车上下来几十个气宇不凡的干部,簇拥着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不用介绍,村里人一眼看出那就是何家的后代。那年青人向大家拱手作揖,代表父亲向大家致谦,我叫何思远,是咱何家的后代,本来家父这次一块回来,不料在省城偶染小恙,耽搁了几天,家父让思远回村向家乡父老问好,给大家拜年……那思远坚持要到各家走走,每到一家都按照村长的指点,称呼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哥哥嫂嫂兄弟姐妹,让乡亲们感到十分亲切,家家都为思远敬酒,思远也不推辞,总是抿上一点,拉拉老人的手,拍拍孩子的头。那些干部们也不停地和大家握手,不停地寒喧,大家不分尊卑,融入一团和气之中。年青的一代不免感慨,啧啧,瞧瞧人家,多么高雅,多么随合,听说攒的银钱堆成山,一点也不显摆。不像有的人,一有点钱就不知天高地厚,认不得父母和祖先。

    最后,思远随一大群干部,村里的父老乡亲来到何家宅院。

    院子中间铺一条猩红地毯,思远一把拉住春燕老人的手,说:“大家不要说话,让我猜。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您一定是春燕大妈!”说着,便给大妈跪下。

    ——大妈您别哭,家父临走前再三嘱咐,叫思远见了您叫大妈。您跟家父的那一段往事,家父不只一次给思远念叨过,思远走到天涯海角也不敢忘记,故乡的老宅院,还住着一个大妈。大妈,您的儿子回来了,请接受儿子的三叩九拜,儿子给您行礼了。

    如果说,金刚寺的石佛有知,见到这种场面也会感动。大院内一片哭声,连那些陪同思远探亲的干部也掏出了手绢,擦起了眼睛。闪光灯不住地闪着,记下了这感人肺腑的一幕。

    下午,思远随村里的父老乡亲祭祀了祖先,临走前突然改变了主意,坚持要在宅院住一晚,要跟春燕大妈住在一起。

    那一晚母子俩究竟说了些什么,谁也不清楚。只看到那西厦屋的灯光一直亮到天明。第二天早上春燕大妈打点行李,要跟思远儿子一同前往省城。

    身子猛然前倾,紧接着又往后仰,春燕老人觉得不是汽车在跑,而是整个世界在动,年青时梦中的七彩幻景再现,到处是明晃晃的街灯。看那,这就是那位勤劳贤慧的母亲,全县人民的骄傲!车窗外伸进来无数双热情的手。书记县长一次次表示歉意,说过去对母亲的关怀照顾不够。春燕老人眼热心跳,突然之间有了那么多儿女。思远本来想回省城,无奈县上各级领导热情有加,又是安排参观,又是组织拜访,又是洽谈投资意向,大宴小宴不断,搞得人头昏脑胀,思远不得不应酬,不得不把回省的行程推迟。晚上,春燕老人住在招待所钢筋混凝土的匣式建筑里,浑身发痒,炕(床)太软,睡上不踏实,心里悬悬的,就像腾云驾雾;坐着屙屎撒尿不习惯,老像屙不净尿不完,吃的有些东西她见都没见过,总不敢动筷子,一天吃了五六顿饭,肚子饿得发慌。第二天早晨起来春燕老人无论如何也不走了,硬要回那宅院,说她年纪大了,担心这把老骨头丢到外边。无奈思远只得一个人回去,临走时掏出一张牌牌,说那是一张信用卡,世界通用,春燕大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去那里就去那里。日用杂品,汽车住房,商店银行,码头机场,只要把那牌牌一展,见到飞机轮船就坐,见到东西就拿。春燕老人左看右看,看不出那牌牌有什么异样,该不是你逗着大妈玩吧?

    那里的话。本来家父想把这张卡亲自送您,无耐他来不了,只能让思远代替,您不信,问问这些县长书记,他们总不会骗您。

    春燕老人小心将那信用卡收好,说,大妈也送你一样东西。说着解开上衣纽扣,在内衣口袋里,摸出一只金光灿灿的麒麟:这是你奶送我的,你爹也有一只,你把这只给你爹带去,连同那只正好是一对,明年,我在村子里等你们回来……

    汽车在招待所的院子里划了一个半圆,悄然驶离而去。春燕老人痴痴地站着,有笑停在脸上,眼角却滚出了泪珠。

    2001年11月初稿于洛川

    2011年12月改于西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