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_第七百一十章 八旗抗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章 八旗抗俄 (第1/2页)

    外蒙边境这里的三四月份还很冷,甚至一夜过后,第二天推开门还能见到一地白雪。不少背阴的地方的积雪还没有化掉,不管是边防军,还是警察,都穿着厚厚的棉衣。而要是外出巡哨跋涉的话,皮衣就是这儿的最佳选择了。

    高士达也入乡随俗,他内中穿着薄棉衣,外面罩着一件棕色的熊皮大衣。在几名士兵的簇拥下骑马来到了呼伦贝尔二支队部。

    门前值守的士兵连忙迎上来,一名中士还问候着说:“高大人一路辛苦。这一回下去,大人您一定是大有所获。”

    高士达被寒风吹得都僵硬的脸庞上露出了一个高兴的笑,“怪不得你们支队官让你守大门,老小子你果然机灵。”高士达往来呼伦贝尔和满洲里之间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二支队部守门的士兵名字他都快要挨个叫出来了。这个中士据说是一个蒙古人,不过现在他有一个正儿络的资金。这些白银变现成了他们急需的粮食、火药、布匹和铁器。

    现在一个相貌高冷的年轻人出现在了尼布楚永珹的驻地,这是一座比较华丽的建筑,被称作京宫。

    福康安大步的向着宫内走去,而跟随着他过来的一队清军士兵们却涌进了旁边的房间里,熊熊燃烧的火堆立刻让这些人由衷的发出一阵舒服的呻吟。

    “还是跟着皇上舒坦,这时候了还有rou汤喝。”看门的清军过来俩人,一人端着一口大锅,另外一人端着一盘子黑面包。

    福康安的侍卫队长接过满满一碗羊rou汤,立刻就喝了一大口,烫的昂着头只呜呜叫,也舍不得把rou汤吐出一滴来。

    京宫的黑面包可没有21世纪的俄罗斯黑面包给人的感觉来的棒。

    后者成为了俄罗斯的一道名产,而且被砖家们证实,吃那玩意儿可以预防糖尿病。现在京宫的黑面包却是难吃和填饱肚子的代名词,八旗宁愿吃土豆也不愿意吃这种面包。但是土豆不常有,而黑面包的数量更多。

    用面粉混合了小麦在磨粉过程中被碾下来的皮层、胚芽、糊粉层及少量胚乳等麸皮,用中国的话说,麦糠,那就是麦糠。这面包要是比作馒头的话,那这种加了麦糠的黑面白就是绝对绝对的是穷人才会吃的玩意。否则谁会往里头添加了麦糠啊?而且口味还发酸。

    可是真的肚皮呱呱叫的时候,就是这种黑面包都是宝贵的。福康安的卫队,一人只能分到一碗rou汤的同时,一人得道一片黑面包。

    尼布楚这里是俄罗斯人在滨海地区的畜牧中心,羊rou汤喝到不稀奇,可是距离满洲里很近,而自身的人口数量又大的尼布楚,本身也一样粮食紧缺。

    早在半个月前,这里的所有人就都开始限定口粮了。就连那些天天下矿井挖银坑的旗人,每天也只能得到一斤黑面包,连他们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

    卫队长喝完了最后一头rou汤,将自己一直留着的一大块羊rou吞到嘴里咀嚼,脸上满满的满足。等到睁开眼睛看向左右的时候,他突然看到自己手下的一些士兵竟然流出了眼泪,是的,这些满清八旗中最精锐最忠诚最坚强的士兵竟然流泪了……

    一瞬间里回荡在他神经里的美味感觉当然无存,士兵的泪水让卫队长回想起了一下过去一段的日子,他的眼角也湿润了。

    “一斤黑面包,好歹还有一斤黑面包的。我们哪儿……”卫队长语气哽咽,突然的说不出话来了。

    福康安带领的这支清军,是满清新军里余留下的精锐了。至少整个千把人的队伍都是老兵,人人也都配着火枪,还保留下了两门小炮。

    在残破狼狈的满清八旗中,这样的一支武装力量已经是很强劲的了。

    永珹身边的八旗禁军也不过是这个人手一枪的水准。

    而整个八旗武装到了眼下,也就剩下了不到万人的兵力,连禁卫军也只剩了两千。

    福康安这支队伍在大兴安山【雅布诺洛夫山】一线,那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山的另一边就是贝加尔湖,所以这个往日不被俄罗斯人放在眼中的山脉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因为现在的贝加尔湖属于中国人。为了下一场战争开启的时候,中**队不越过山脉直接包抄了尼布楚,就必须有军队放到哪里。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作为一支担负着重要任务的军队,福康安不竟然没有粮食了。连人均一天半斤的标准都达不到,他们马上就要断粮了。

    福康安连请示都来不及,在最后的耐心也耗尽之后,就带着卫兵直接赶来尼布楚了。他已经忍受不了法拉列耶夫男爵一次又一次的敷衍——粮食马上就会送到,请你暂时忍耐。福康安现在忍不了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