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瞒不住的 (第2/2页)
法家只能依他而存,自此后人所追求的是返本还源,顺其自然……” “虽然性本恶并没完全消失,可那个‘猜想’即便是连那些门派自己人也在怀疑。” 袁明德说到这看着郭叙真:“这个‘性本善’既然是正确的,与之相对的性本恶自然就是错误的,这是毋庸置疑,我一直以为天下不可能会有人会在长生诀上去证明性本恶,除非那个人是个傻子,可是……” 袁明德苦笑。 照真人摇头一叹,在已经确信性本善的基础上去证明性本恶,倒还不算什么,顶多是脑子犯锈了,可是这证明居然成功了。 “老袁、照真人,你们倒底想说什么?”郭叙真皱眉,“你们不会是要说,我那弟子这一次出的成绩内容是性本问题吧?” 袁明德苦笑更甚:“我知道这很扯,可事实你那弟子就是这样。” “什么?”郭叙真手一颤。 “性本善已经被合长生诀成功了,那他不可能再合性本善,也不可能愚蠢到去合性本恶,难道是无善无恶,或者善恶兼有?”郭叙真说完这话,脸上便是一热,其实合成长生诀的‘性本善’,这指的是纯粹的善,其意思就像指‘纸是白色的’,若这纸上还有其他颜色如红色,便不能说‘纸是白色的’,而只能说纸是红白色的。 袁明德摇着头。 “性本善的意思决定了它和性善恶兼有,性无善无恶,性本恶都是对立的,有我无他。” “那他合的是?”郭叙真询问。 “他合的是荀子的‘性本恶’。”照真人沉声。 郭叙真脸色很难看。 “他合……成功了么?我的意思是……”郭叙真吞吞吐吐。
“我验证了,正确无误。”照真人沉声。 ‘正确无误’四个字一落入郭叙真耳里,郭叙真脑袋嗡的一下,一片空白,性本善和性本恶是完全非此即彼的一个对立面。 有了性本善,就不可能有其他,有了性本恶,也不可能有其他。 可现在…… 性本善是对的,性本恶也是对的。 这成什么了? 逻辑上完全说不过去。 “老郭,我和老袁认为,这其中定有纰漏。”照真人沉声道。 “对!”郭叙真一个激灵,反应过来,“一定有纰漏,不可能性本善合得上,性本恶也合得上,一定有错误。” “不好。”忽然郭叙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整个中原文化圈,甚至诸子百家都因为性本善合长生诀成功,而调整,改变自家学问体系,自独尊儒术以来,一直围绕着性本善建立起的一切如不要法治,要人治,不要约束最高统治者的权力,要三纲五常……等等一切规则定理条文,经学架构知识,人伦、礼节…… 这近千年建立起的各家各派知识体系是十分庞大的。 可现在…… “老郭,这事大了!你这弟子还真是个……”袁明德声音怪异。 照真人微微闭着眼,脑中恍惚间仿佛看到各家学派,将孟子的学说,将儒家学说书籍大把大把的撕成粉碎,无数的道家经典、佛家典籍都被搬到广场上,被大火点燃…… “佛道儒,主流各派是不可能赞同性恶论的!” “那些当年恃性恶论的门派,本来已经信了性善论,可现在又……” “老郭,该怎么办?”照真人沉声。 “这事是瞒不住的。”郭叙真眯着眼,微一沉思,“老袁,照真人,我们去段海峰家。” 山林中。 “夫惟超乎形者,乃能乘虚而见气。噫,亦微矣!”秦朝落下最后一笔,眼中露出满意神色,“这一篇《论气》总算写完了。”《论气》继承了先秦的荀子,汉代的王充,特别是宋代哲学家张载的元气论。 张载就是大名鼎鼎的横渠先生,是理学的奠基人。 “张载虽然现在已经死了快十年了,不过虎死余威在,他的名气在思想界是真正的擎天巨柱,我这篇《论气》以他的元气论为底,发展形成‘一元论’。” 对张载的学说进行发展完善,在这时是个潮流。 而张载的关学也是影响很大,代代名人辈出,秦朝这一篇《论气》,是明朝晚年的宋应星名作,比之这时张载的弟子们,多了五百年各个高手的思想积累。 “一元论即便在我那时的后世都一直在研究、争论,用他定调,错也错不了太远。” 秦朝拿起笔又从头至尾修改了一遍整个《论气》文章,删增一些文词,语句,修改了一些韵律之处,毕竟是第一篇问世的文章,秦朝也不想留下遗憾。 “回家罗!”秦朝收拾好笔墨,踏出山林。 (谢谢‘静寂丶充满烟尘的路’打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