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倾13 (第2/2页)
堆灰白间杂的碎屑残渣,但在这些灰屑残渣之中,还是有一些特殊质地的物件,得以存留下来。成为我意外所得的纪念品 比如碎屑中最显眼的大件,是一大卷详细标注着,洛都地下网道的图范,却是用防火耐蚀的石棉质地,以及特殊的染料,才能弥久如新的保持着原状。 光是这个发现,就足以抵偿我这一次节外生枝的行动了,虽然过了数百年后,作为地下管网的复线图,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是在大致的走向,还是可以具体参详一二的。 回到驻地,却发现白马寺驻地,已经有人用雪橇送了消息过来。 在我们大队人马开拔之后不久,在留守赵隆的主持下,万余留守将士稳守营盘,再度击退了数次,大规模集结起来的胡马儿的袭击,只是规模和势头,都远不及最初的一次,显然是他们活动行事的重心和方向,已经开始有所转移了。 因此在与上东门派出的斥候,取得初步联系之后,赵隆冒险从数里之外,组织了一只雪橇输送队,以惯常在北地生活的郓州兵为主,有惊无险的穿越了宽广无垠的雪原,给我们抢运来一批灌装的猛火油和数百桶子药。 与此同时,对峙的战线后方,断潭寺的北军驻地 “善加保全实力?……” 杨可世有些惊讶的看着秘密拜访的来人。 “不知兵部,这话从何说起啊……” “杨使君可是我国朝为数不多的功勋之臣,亦是皇道派硕果仅存的领兵人物……” 来人毫不示弱的反看着他 “难道就不想为身后考虑一二么……”
“如今可是敌患未去,……” 杨可世肃然道 “朝堂诸公思虑这些,也未免太” “那您对今后的国朝局势这么看……” 来人继续道 “经此一战后……就算南贼尽去” “北地诸道亦是已经糜烂不堪了……” “如今国难未平,我辈更当戳力以赴报效国家才是……” 杨可世皱着眉头分辨道。 “这要看您报效的是哪个国朝,谁家的天下了……” 来人不慌不忙的剖析道 “就算是日后慢慢收拾河山……你觉得国朝还有多少余力徐图光复么” “如今九边之备皆同虚设,尽由那些塞外诸藩驰骋往来……” “你觉得剩下的那些人,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么……” “期间的云中、平卢诸镇或有残留,但也是勉力自保而无力外图……” “至少在数年之内,大河以北尽皆胡风腥膻,多不复为国朝所有了……” “大河以南诸道亦是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盗匪饥民横行载道” “是以军上作为洛都之内尚存屈指可数的领兵大将,就尤显得弥足珍贵了……” “再说杨公固然是坦荡无私,但却未必能防患杜绝的了,某些小人之心的度侧与猜忌啊……” “我被只能言尽于此,还望杨公有所三四……” 只留下满脸倦怠的杨可世,在阴影中发出深沉异常的长声叹息,经过这么多的波折与坎坷之后,许多人和事终究还是不再一样了…… 江宁行在,闭门思过的蔡侯别邸,却是一片张灯结彩,访客如织的游宴情形。 “凡江东、江西、两浙、荆湖、淮南诸道,” “共计留置二十八路镇抚,三百军州,一千六百余县治,” “战后所需大小官员、武职至少数千人的缺额。” “居然特地召郑公过去咨议相关事宜……” “这可是一个大手笔……” “也是监国宠眷不衰的象征啊……” “想必,蔡侯不久便要重新复出了……” 那些聚拢在庭院之中,身份尊贵的宾客和门人,如此交头接耳的庆幸和期许着,主人家的重新出现,然后致以某种隆重的道贺。 只是精美可口的菜肴换了一道又一道,昂贵珍稀的酒水热了一遍又一遍,却迟迟未能等到宴会主人的露脸, 直到身材矮胖的大管家,突然出面致歉,宣称着主人家身体暂时抱恙,而无法会客的情形, 随后来自北方的噩耗,也随着某些被传召入行在之内,脸色铁青或是不虞的少数重量级人士,而迅速散播开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