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归亡18 (第2/2页)
发生别人身上的故事一般。 “却是被我给殃及池鱼了啊……” 我叹息着道 “你不觉得应该怪我么……” “怪与不怪,现今又有何意义了……” 他很有些沧桑苦笑了一下 “天下大势焚如洪炉,又有谁人能真正避得过呢……” “就算没有这个因由……洛都那些人,又会轻易放过插手青徐的机会呢。” “我辈不过是恰巧身在其中的扉粉尔,“ “那,现下跟着我于如何……” 我手中摩挲这茶盏的边缘。 “虽然功名利禄什么的不敢保证,” “但是衣食无忧,保暖无虞却是不成问题的” “对了,……” 听到这个邀请,他没有回答,而是有些神情复杂的问道 “不知有德在军中,又是所任何事……” “这样把,且让某来猜一猜如何……” 他随即又苦笑摇头道。 “当年初逢夏兄,便知君非是池中物……” “只可惜招揽不止,错过了这个机缘。,。到要仰仗于你了” “如今我观有德,已经是扈卫成群,拱卫森严……” “在军中,最少也有一个正将或是指挥使的出身把……” 我只是笑而不语,却用眼神鼓励他继续道 “难道是兵马使,或是都监官……” 说道这里他看着我认真道 “那想必兄台在南**中,已经颇具身份的人物……” “只怕还是那位罗大帅,格外看中的俊杰新秀……” 这算是传闻误人么,我有些哭笑不得,又有些心思微妙的,摸了摸鼻子道 “其实我也姓罗……” “当初所言是为了避祸,而假托之名……” “难不成,你还是那位罗大帅的子侄……” 蔡元长有些惊异的道,却也恍然大悟。
“这却也不难理解了……” “你既身具才望,又是罗氏的本家子侄,自当有一番不错的前程……” 说到这里,他有些自嘲的摇摇头。 “当初却是我妄自揣度了……还想顺势招揽一二呢” 显然他又偏到其他方向上去了。 “我虽然姓罗,但是单字一个夏……” 我摸了摸下巴有些好笑的继续道 “罗夏……难道是同名,” 他的脸色一下变得很是奇怪。 “这不可能啊……尊长须得避讳不是” “难不成,你你您……” 他突然变得有些结结巴巴,手指着我忽然说不出话来,却是一副要昏阙过去的表情。 “不过是些许虚名而已……” 我很是无奈的摇摇头,难道我非得老大一大把胡子,才能让人觉得信服么。 然后,我就听到身后传来某种重物跌倒的声音,再次叹了口气,有必要这么夸张么。 在另一个时空,同名同籍贯出身的那位,好歹是祸害万年的权jianian之首。 江宁行在,脱逃回来的诸位帅臣,所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扩散着,甚至波及到江宁对岸的巢州, 各种乱兵流匪,正当烧杀抢掠的烟柱和漂流物,哪怕在南岸的石头城里,也能用咫尺镜隐约的看到。 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北国敌军追击而至,或是塞外胡马已经杀入江淮的各种真假不明纷乱消息。 有随着争先恐后度过江来的各色船只,而在江南传播开来。 “调兵……从岭内调兵” 嘴角已经生出些许燎泡的监国,则正对着兵部尚书和诸位枢密使吼道 “我要更多的兵员……来应变大势” 除了三位兵部主官外,枢密院一正三副使,外加四位知枢密使或是枢密知事,除了留守广府的正使,其他都已经据聚集了这里。 “北伐之初,已将岭内东三道并畿内的大部分战兵调集一空……” 从后方赶过来的未久,枢密副使刘绍能低声道 “就算是在岭内重新征发更多的兵马,一时半会是无法成行的……” “那就从岭外之地想办法把……” 监国有些烦躁的道 “可都将那些归遣的藩镇旧属,重新召还回来,继续为国出力……” “或有可行之处……” 最资深的一位枢密使终于开道,就像是在等着这句话。 “不过所需钱粮不菲……” “钱粮不是问题,我许你用一切权宜手段,,” 监国不耐的打断他道。 “在开春之前,迅速把人马军序,拉起来再说……” “谁能够替余分忧……” 监国目光灼灼的再次扫视过这些军国重臣, “有又谁能够度过江去,收拾这番残局……” 只是,这一次他们似乎个个都成了淡定无比的雕塑,而丝毫不为所动。最后监国目光还是落到了原东南路招讨行司总管,枢密知事宁冲玄的身上。 “东南行司还有多少余力……” “东南行司的可战之兵……都随征在北地” 宁冲玄正色回应到…… “如今只余一些各地的驻屯兵马……” “那你可否带着帅帐并殿前军一部,” 监国有些无奈的换了个说法 “前往扬州就地收拢旧部……” “臣愿做勉力一试……” 宁冲玄还是那么平静无波的道。 “只是需要一应名分……” 他顿了顿又道 “此外还请借大愫一用” “准你便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