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剑录_第四十四话 当代第一兵家 ̄之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话 当代第一兵家 ̄之二 (第2/2页)

    环,可不能因为它会咬人,便不养了……但养这种鱼时,你可千万小心点……你

    究竟是个女孩儿,要是让……让它在身上咬出了伤口、留了疤,多不好!」

    屈戎玉听得心碎了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情况,总是这样!永远是这样

    !这爷爷、傻爷爷,只顾着我会不会受伤、我会不会担心受怕!傻爷爷,你便不

    能多为自己着想些么?

    楚兵玄在旁,只是摇头深叹而已。

    屈兵专又说道:「玉儿……你还要记得……这神州大陆,也有很多鱼,有人

    杀鱼、抓鱼,也是得……有人养鱼的。养鱼的人,往往……往往被目之为疯子、

    蠢人,有鱼不吃,养它作啥?但若无人养鱼,天下……早就没鱼了。疯也好、傻

    也罢,要说蠢,那也由得旁人说去……这鱼,无论如何,还是得养下去……」

    这话明明极有道理,但楚兵玄、屈戎玉都无心都计较其中的道理。

    身后却有一人说道:「师叔,我记得了!」

    楚兵玄、屈戎玉一怔回头,才见元仁右并回梦堂二十四弟子全回来了、全挤

    到了屈兵专的寝室来了。

    孟夏,天很热;地狭,人很挤。众人流汗如雨下、流泪亦如雨下。

    虽说云梦剑派规矩,仅有堂主能够收徒,回梦堂除叁名仁字辈门人外,其馀

    二十一人皆是元仁右的徒弟,但元仁右仅仅教授他们武艺,之外皆是屈兵专所教

    授,尤其是『布道於天下』的伟宏思想!屈兵专才是他们真正的师父!

    元仁右答了这一声,屈兵专苍白的脸容忽然闪过一抹红晕,元仁右见了,急

    急向屈戎玉连使眼色。

    屈戎玉何等精明,自然意会,亦道:「爷爷,我记得了!」

    这一答腔,屈兵专精神了,他的脸不仅恢复血色,而且似乎比平常还红润得

    多,微风自窗外吹入,拂动着屈兵专的白胡子,那胡子不刺人,软软的、轻轻的

    、柔柔的,多美!

    屈戎玉最喜欢这胡子。

    屈兵专喉头一紧,摔炮般吐出了一大串话:「回梦堂下听令:即使我屈兵专

    身死,护国大道仍不可废!兵道是强盗的学问、豺狼的本领!我们要裁盗克狼,

    自然便得懂得他们的功夫,方不致为其所害,是故兵道之习,万不可废!但学来

    之后,却不可引为己用,那是将自己化成了强盗、化成了豺狼,让自己成为颠覆

    神州的千古罪人了!你们千万记得,韩信、刘邦、曹cao、司马懿那是什么下场,

    檀道济、斛律光又是如何!我不盼你们能成吕望、张良之功,但要有管仲、萧何

    之能!我屈兵专生於开元大治、亡於大乱之始,可真会乱吗?我身竭力尽,如此

    而已,你等前程大好,理应制得豺狼、平得盗贼!这神州大陆是百姓的、是天地

    万灵共有的,绝非一两个霸权理论者、绝非一两个崇兵好残者可以统治!那道镜

    、赤心、马重英俱为强敌,再加云南天弃鬼才之后,中原沦陷,简直势所必然!

    徐乞不懂也罢、君聆诗不愿也好,即使凭我云梦剑派一派之力,也要戮力而为之

    !所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在世,首应晓春秋大义、次应尝人生百味、末

    应言今世无憾!第一样都作不到,哪有后两样可言?回梦堂下,可记得了!?」

    「记得了!」回梦堂下二十四名弟子齐声答道,使得屋宇震动。

    屈兵专似未听到这齐心一致的答应,说完话后,脸色刷地又白了,身子也软

    了,口中喃喃不绝地念道:「太平……太平……太平……」

    屈戎玉一听,立即起身挤过众师兄弟,向外奔去,不一会儿,又回转了来,

    手上还抱着她的琴,东汉大儒蔡邕的『焦尾琴』!

    她推开众人,一迳行至书桌旁,脱去琴囊,焚起熏香,轻轻在琴弦上吹了口

    气,七根琴弦仙嗡、仙嗡地响个不停。

    元仁右立即扶起屈兵专上身,使他坐起,在他耳边低声道:「师叔,你想听

    太平引是不是?就要弹了,你最疼的孙女儿就要弹给你听了……」

    屈戎玉将双掌覆上琴弦,将它压平了,而后略作呼吸,纤手扬起……

    在场的回梦堂诸弟子,多是二十岁上下,有的自呱呱落地那一刻、有些自懂

    事起,所见所闻,无一不是乱世景象。何谓太平?他们没见过,还真没见过!他

    们虽然答应了屈兵专最后一个要求,但该怎么作,才算使世道太平?

    泪在流、心里却是懵然。

    忽尔,叮咛一声,似是露落平潭,其实也是慈母呵护儿女添衣;哞毋一声,

    似是田野牛叫,也是书斋中的朗朗书声……

    风吹叶动,竹影摇曳着,顺竹望去,那是湘江潺潺水流。再向前去,那是洞

    庭,四水汇聚谓之涵,这洞庭湖即有如数千年来造就的华夏文化,容纳百川、相

    容并济,而成今日之泱泱。

    岸边,岳阳楼鼓乐笙歌;湖上,画舫雕栋往来不绝。所见所闻,俱是一派平

    和,农夫望着耕地,冲着荷黄的稻穗猛笑;妇女卖了织布、买了鱼rou,准备今晚

    要弄顿好吃的;少年喜孜孜地拿着给老师称赞写得极好的一个『戈』字,知道回

    家一定也可以得到父母的称赞……

    但一回家,父母却生气了,拿着藤条不住的追打少年;少年被打哭了,哭声

    惊动牛支,牛支高哞一声,画舫竟也微微一抖……

    这一抖扬起水波,溢了出去,溢进了湘江。这一波直溢向上,回到竹林旁。

    风一猛吹,竹叶再次沙沙震动,这一回见到的非是竹影婆裟,而是刀光剑影……

    屈戎玉心头一震,铮地一声响,琴弦断了一根。

    屈兵专猛然大喝:「天道不宁,时不我予!」

    屈戎玉终於哭出声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