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剑录_第五十话 白衣山人 ̄之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话 白衣山人 ̄之二 (第3/3页)

'gc2' class='gcontent2'>

    干?」

    屈戎玉心情大好,也不在乎小童的冷言讥讽,道:「我们有事请教李泌。」

    小童冷眼巡视四人,半晌后才道:「问什么事?」

    「兵事!」屈戎玉立即应道。

    「问我吧。」小童扬扬道:「若我不能答,再找先生不迟。」

    屈戎玉一怔 ̄这小子好大口气!我出身云梦剑派,自幼习兵,难道还输给了

    你?她瞥了君弃剑一眼,问上心来,即道:「吴起杀妻求将,是对是错?」

    小童略作思索,答道:「若以兵家角度来说,他由此得一军赴战,从而扬名

    宇内,号称『战国兵圣』,转战西河、大梁,破秦败魏,战必胜、攻必取,极其

    风光,天下无人可及!但若他当初心慈不杀妻,岂能得鲁君信?不能得信,即无

    军。无克齐一战,吴起一身本领即无所用,只恐要没没一世了。若以此观之,欲

    成功名者,杀妻可也。」

    屈戎玉听了,转视君弃剑,略扬眉头 ̄那意思是说:看吧!连吴起都叫你要

    割舍得下个人,以大局为重了!

    岂料小童只是一顿,又道:「但亦由此,吴起即被冠上无情无义之名,吴起

    历仕鲁、魏、楚诸国,国君、权臣皆忌之,犹恐一朝吴起为求大功,将自己当作

    其妻,又复杀之!既然不想被杀,只得先下手为强!故魏文侯亡、魏武逐之;楚

    悼王死,昭雄谋之!吴起成功,由於杀妻;失败,亦由杀妻!这杀妻一事,使其

    名垂史册,也换得千秋万世重情重义者的唾骂,不过得失相抵而已!传说那云梦

    剑派即为吴起所创,屈兵专新亡不久,会否是有人得了吴起真传,将屈兵专当成

    其妻?嘿!这可乱了,屈兵专明明是个男人,难道杀妻转作杀夫,是他老婆将他

    杀了?奇怪!奇怪!嘿!有趣!有趣!」

    屈戎玉听得脸色大变,白玉般的脸庞转作铁青,愣在当地,作声不得。

    小童又道:「你们的问题我已答了,看来你们不必去问先生。请吧。」说完

    ,手腕一举,又要观书。

    「小兄弟且慢,我也有一问。」君弃剑这才出声。

    小童满不耐烦的放下了书,道:「快问!」

    君弃剑正色道:「李诗仙有云: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那兵

    道实是杀人的技俩、强盗的本领,兵道能使得生灵涂炭、家破人亡,似乎它原不

    该存在,若未到最后关头,非不得已,绝不该用它,你说是不是?」

    小童瞥头一想,似乎如此,便颔首应是。随即又道:「这不是你的问题吧?

    若是,李诗仙已答过,不需我答。」

    君弃剑道:「自然不是。我的问题是:如果早些用兵,可以避免了不得已的

    时候,早用可以比晚用少死很多人,那应该要用、还是不要用?若要,那是为何

    ;若否,又是为何?」

    这问题一出口,小童与怀空都愣住了,诸葛涵则是欲言又止,屈戎玉没有反

    应,因为这问题她已答过。

    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因为『早用』,所遏止的是『将会』发生的大事

    ,但『将会发生』与『已经发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按兵不动,将会发生的事

    终究没有发生,那又如何?不就连一个人都不用死、一个家庭都不用破灭了吗?

    况且,会选择『早用』的人,必然是洞烛先机、见识卓绝辈,世上岂能人人皆有

    这般见识?早用兵的人,往往也被视为唯恐天下不乱的好战份子。屈兵专便是如

    此。

    早用兵是造业、也是积阴德。造自己的业、却积德於世人。

    若选晚用,这种人世上不少,远者如吕尚、曹cao,近者如郭子仪。他们可能

    是民族英雄、可能被视为豪杰救星,但说穿了,却也只是违背良心,眼睁睁看着

    天下大乱才敢挺身而出,却不敢在火头未燎原时便踩灭它!

    或许会说,他们未必看出天下将要大乱啊!岂能以此罪之?但若看不出来,

    这些所谓的英雄豪杰,也不过目光短浅的二流人物!

    要当二流人物、还是要留骂名?这是不好选的!

    过了许久,小童终於慨然摇头,起身入屋。不久,又复行出,道:「先生请

    四位入屋叙话。」

    往厅堂的路上,诸葛涵低声道:「哥,我会回答:先探查情报,了解敌人是

    否有被说服不以兵道决胜、避免生灵涂炭的可能。」

    君弃剑一愣,猛然回头直盯着诸葛涵。

    诸葛涵吓了一跳,一时竟误以为君弃剑想把自己吃了,不自觉便往屈戎玉身

    上靠了过去。

    屈戎玉道:「喂!你发疯吗?你吓着小涵了!」

    君弃剑回神了,哂笑道:「没事……这答案很好。」话说间,四人已进到厅

    中。

    其实这答案有人说过,那是在他第一次提出这问题的时候。

    时间是十五年前,提问的对象则是乾爹诸葛静。

    诸葛静终究未正面回答,一旁的乾娘谢祯翎的答案,则与诸葛涵适才所言如

    出一辙。

    诸葛涵的答案,一时之间竟让君弃剑感觉彷似回到了十五年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