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琴歌酒赋 (第2/2页)
本不想喝,怕酒里有古怪。 心想,这和尚不能饮酒,却拿出如此多酒,给大家喝,定有蹊跷。 听慧祥大师又道,若不饮此酒,无法进行第二关的比试。 唐涛无奈,众目睽睽之下,谅青莲寺也不敢放入致人性命的毒药,便仰头喝下。 见所有人都喝下阿罗汉酒后,慧祥说道: “这琴歌酒赋,就是由我和你们大家,共同完成,前面的琴歌由我来。 这里有一把琴,由我来弹,歌也由我来唱。 若唱的不好,还请多多海涵,后面的酒赋,则由诸位来完成。” 慧祥大师一扫衿持,边弹边唱起来。 忽而引吭高歌,抑扬顿挫,忽而浅酌低吟,温文尔雅。 唱的都是佛经里的故事,充满磁性而又清越激昂。 琴音时而如同高山流水,流转舒缓,时而如同拨云见日,直击人心。 那以臻化境,深沉内敛的古琴音韵,犹如九宵仙音落凡尘。 渐渐琴音变得轻柔婉转,慧祥大师说道: “这赋就是要求诸位,写四句七字小诗,要求不高,能写成就算过关。” 唐涛心道,就这么简单?有些不可置信。 这时,小沙弥取来笔墨纸砚,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份。
唐涛看到此时,竟有大半的修士,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幽幽琴意醉梦中。 一时令唐涛大感意外,只见李秋白,犹在半梦半醒之间,神志不清,晃如梦游。 嘴里不停地说道:“好酒,好美的琴音!” 唐涛数了数,此刻,除了李秋白,还有六人没有睡着,都是筑基期修为。 其中五人和李秋白一样,徘徊在醉生梦死之间。 口中念叨的只有好酒,好酒,若提起笔,估计写的都是好酒,这两个字。 尚有一人,还算清醒,面显痛苦之色,正在强行抵制,琴音的侵蚀。 看那人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筑基中期修为。 唐涛暗暗纳闷,自己也喝了阿罗汉酒,竟没有丝毫醉意。 “莫非有水灵珠的缘故?” 唐涛提笔在手,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总算写了几个字: “不知道怎么写!” 掰着手指头一数,只有六个字,让唐涛郁闷不已,心里骂道: “贼秃驴,怎么想出这个馊主意,不知道你家小爷爷,最多只能写六个字么?他奶奶的meimei。” 骂归骂,可诗还是要写,唐涛费尽心机,挖肚搜肠,写出了第一句。 “一二三四五六七” 刚好七个字,不容易啊,终于突破,创出新高。 唐涛暗暗高兴,觉得一二三四五六七,读起来还是蛮顺口。 又想了一会,灵感来了,顿时才如泉涌,一口气写完下面三句: “我要上山打老虎。老虎竟然不在家,原来下山吃人去。” 写罢,唐涛舒了口气。 “哈哈,我也能写诗了,还蛮押韵的。” 唐涛心情颇好,走到那筑基中期修士身边,想看看人家写的诗。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唐涛看后,脸上一红,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和人家一比,自己如何拿得出手? 罢了,再写一首,一二三四五六七,就给李秋白了。 “写诗还真不是我的专长,要我写出这么优美的诗句,比让我生娃还难。 反正也没规定,非原创不可,我便拿来,借用一首。” 唐涛想起小时候,听说书先生,说过的四句七言诗。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写好后,直接交了上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