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零零章 华青赛是非(二合一) (第1/2页)
华青赛,备受业内人士重视的音乐大赛之一,从初赛开始,就吸引了大量目光。 对于观众们来说,听歌、听好歌,看参赛选手、看帅哥美女是主要目的之一;而对于艺术团体、唱片公司以及某些豪门富家子甚至是部分评委来说,则怀有另外目的。 初赛舞台。 流行歌曲业余组别。 化好妆的舒畅在后台备场,陪着她的除了舅舅舅妈,还有刁祎和伍国栋。 舅妈小声安抚着舒畅,缓解后者的紧张心情;舅舅则在一旁和刁祎、伍国栋聊着天,心怀感激。 这几年,伍国栋一直和他们接触,提供宋妈的医药费、舒畅的学费生活费;宋妈病故后,剩下的医药费也都交给他们一家。 而刁祎等人打着伍国栋朋友的旗号,收舒畅为徒,系统教导她唱功,帮她实现心中的心愿,而且还请来神秘词曲人小鱼儿,特地为舒畅创作了三首参赛歌曲。 经过这么多天的努力,舒畅终于迎来初赛舞台,为实现母亲的心愿,迈出坚实一步。 “谢谢。”舒畅的舅舅小声说着,语出真诚。 伍国栋和刁祎笑笑,皆不言语,只不过两人笑容背后的含义不同。前者是歉疚,后者是怜惜。 “你们怎么找到小鱼儿的,花了不少钱吧?” 舒畅舅舅的话,伍国栋无法回答,转向刁祎。 刁祎大喇喇道:“我吊毛可不是浪得虚名。当年我们玩音乐的时候,小鱼儿还不知道在哪儿玩泥巴呢,我们的面子,他得给。” 又一个歌手上台,接下来该轮到舒畅了。 她走过来,朝着刁祎和伍国栋一鞠躬:“伍叔,谢谢你这些年的照顾,我现在长大了。大师傅,谢谢你和其他师傅们对我的指点,还帮我找来三首新歌,我非常喜欢。” 伍国栋和蔼的笑着,鼓励她:“畅畅,要加油,你是最棒的。” 刁祎却是吹胡子瞪眼,佯怒道:“说过多少遍了,不要叫大师傅,搞得我像食堂厨师似的。” “嘻嘻。”舒畅俏皮一笑,“叫毛师傅多难听啊,像方便面。” “不错嘛,还能开玩笑,看来不紧张了。”刁祎点点头,“等会上台保持现在的心态,好好唱,你没问题的。” “嗯。我很喜欢那三首歌,我一定会争取在舞台上全部演唱出来。” 很快,轮到舒畅了。 在舅舅舅妈、伍国栋刁祎的鼓励下,她深吸一口气登上舞台。 台下,刁祎的小伙伴们,也是舒畅的二三四五六师傅们,带人挥舞着广告牌大声鼓掌叫好。 “各位评委老师晚上好,现场的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我叫舒畅,今年十五岁,来自燕京。今天我演唱的歌曲是首原创歌曲,歌曲的名字叫《拂晓》。” 舒畅尽可能保持心态平稳的说完,又简单回答评委老师两个问题,得到评委示意可以开始后,朝着后台的工作人员微一鞠躬,伴奏带音乐响起。 “路边开的花,嫩嫩的绿芽; 透露着坚强,像我一样倔强; 等着那一束光芒, 没有太多话,太多的想法……” 这首《拂晓》演绎的是“希望”;是人们在成长路上,经历必经的艰辛后,对自我的未来希望,抱有的坚定信念;是充满希望的阳光冲破黑暗绝望的刹那,两者相互碰撞交织出的精彩。 舒畅拿到歌谱后,非常喜欢这首歌,她感觉这首歌就像为自己量身打造一般,所以练习的非常投入,也非常有感觉。 可惜她还是太小,从未经历过这种场合。 首次登上歌唱比赛舞台,紧张的情绪很快又在心底滋生。 尤其是她太想赢,过于关注评委的反应,发现评委表情异样,更加紧张了。 越是在意,越容易犯错。 过度的紧张,导致她在演唱的时候,出现了跑调、破音、吞字等非常业余的问题。 后台的刁祎和台下的小伙伴听到后,不由得皱起眉头。 唱的什么嘛,连平时练习的一半水准都没发挥出来! 有人并不在意歌手演唱水平的高低,他们只在意歌手的颜值。 比如说刘磊。 十五岁的舒畅,大眼睛小鹅蛋脸,清秀靓丽笑容甜美,清晰自然邻家范儿的小萝莉。 玩儿情调,这种邻家小meimei不是更合适吗? 看上去就很干净,很清纯,想来斌少应该会满意。 而且唱的不怎么样,更容易得手。 到时候让斌少托关系,跟组委会打声招呼放她进复赛,她不得感激斌少? 再然后…… 哼哼,手到擒来嘛! “我要23号选手舒畅的详细资料和照片,要快。” 刘磊发了条短信给组委会的某工作人员,那是他一早收买好的。 “……拂晓,回来吧; 相信我会找到属于我的天堂。” 演唱结束,舒畅强颜欢笑,心里纠结万分。 她知道自己唱的不好,唱砸了。 华青赛的道路,很可能就此结束。 果然,评委们的点评,都是批评,不过批评过后,画风突变! “这首《拂晓》是你自己创作的吗?”评委崔克问道。 虽然舒畅的演唱存在不少瑕疵,但是评委都是音乐老饕,能够从不足的演唱中,判断出这首歌意境的优劣。 这首歌近似于“治愈系”音乐,舒缓且旋律性强,让人听来心境归于平和,甚至焦躁的心情也会被安抚,聆听的时候感到轻松和惬意。 好歌! 乐坛最缺的不是优秀歌手,而是优秀的创作人。 不然小鱼儿也不会因为神秘,受到业内关注。 如果这首歌是舒畅自己创作,即便她唱功不足,也会受到各艺术团体、唱片公司的重视。因为她会创作,而起才十五岁! 也是这个缘故,舒畅演唱时,才会有评委面露异色。 舒畅略作迟疑,摇摇头:“不是我,是小鱼儿老师创作的。” 小鱼儿? 我就说嘛! 那家伙又冒出来了? 又为什么要给她写歌呢? 多位评委眼中再次闪过异样色彩。 不一定是他们有求于小鱼儿,而是小鱼儿的消息可以作为人情,送给某些有需求的唱片公司和音乐人。 崔克似乎比较欣赏舒畅:“伴奏带是你自己找人录制的吗,录制的很有感觉。这首歌不论歌词、旋律还是意境方面,都属于上乘,可惜你太紧张影响了发挥。” “这也能理解,毕竟你才十五岁。但我想知道的是,如果你能晋级复赛的舞台,还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