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三章 喜爱哲学 (第1/2页)
“你讲的真好!”可蓝也被莱宁的话所折服。 “哪里!”莱宁挠着脑袋羞涩地说,“这段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出自于著名的抒情散文诗《鲜血之歌》,它的作者是血族历史上一位佚名游吟诗人。它总结、提炼并进一步塑造了我们的精神、气质和性格,是血族思想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最辉煌篇章与最不朽丰碑。我们每个人从小起就要倒背如流,因为每逢隆重场合或节庆日都要集体朗诵它。” “这和人族的《光明之歌》是不是有些相像?”艾伦扭头问可蓝。 “《光明之歌》我读过几遍,但背诵不下来,不过《法兰克之歌》却是从小被大人逼着背诵的。”可蓝说道。 “人族四大赞美史诗《火焰之歌》、《光明之歌》、《罗马之歌》和《法兰克之歌》我都能背诵,不过最喜欢的还是《罗马之歌》,因为罗马帝国当时对我们最是宽容,而其他三篇所歌颂的势力一直都在诋毁和污蔑我们。”雪莱说道。 “你都能背诵?太厉害了!”艾伦惊叹道。 “雪莱表哥能够背诵的诗歌可远不止这些,很多叙事长诗他都会背。”莱宁自豪地说。 “啊?”艾伦更加惊奇了。 “我这根本不算什么,”雪莱谦虚地说,“古代游吟诗人动辄就能背诵七八万行甚至十几万行的诗,据说最厉害的人能背几十万行的诗,我现在能背诵的才刚刚五万行。” “就按一行诗平均十个字算,五万行就是五十万字,你的脑袋就不怕被撑爆了?”艾伦问道。 “怎么会呢,人的大脑容量理论上是无限的,只是需要逐步开发而已。你记忆得越多,大脑的开发度就越高,可储存的空间也就越大,从来只有目不识丁的人抱怨脑子装不下东西,没有知识渊博的人抱怨脑子被塞满了。”雪莱说道。 “按你这么说,对待厌学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强迫他继续学习?”艾伦问道。 “没错,我们血族一直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雪莱说道。 “听起来有些不近人情,而且强迫厌学的孩子继续学习,只会让他对学习彻底丧失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应该以兴趣为前提。”可蓝说道。 “兴趣?固然是很重要,可远不是全部,小时候靠兴趣学习,长大了继续靠兴趣生活?我不否认有那样的人存在,可他们往往要比常人付出大得多的代价,因此靠兴趣生活也是要有资本的。所以我们从小就培养每个孩子不依赖和沉迷于兴趣的能力,而且兴趣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显露出来,而是需要慢慢发掘和培养,我小时候也不喜欢阅读,就喜欢跑到野外去看日出日落,看月卷云舒,看河涨河褪,看花开花谢,看草荣草枯,看虫鸣鸟翔,可是被大人逼着读书之后,却发现书中的世界比我所亲眼所见到的精彩一百倍,一千倍,于是就彻底沉浸在了其中,把读书变成了我的兴趣。”雪莱说道。 “这种强迫产生兴趣的方法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人吧。”艾伦说道。 “我问你,如果你是一位将军,你手下有一些人身体比较羸弱,无法完成规定的训练,你是会选择降低还是加大他们的训练强度?”雪莱问道。 艾伦想了一下说:“我会给他们开小灶,让他们在完成规定的训练之外还要额外加练,直到赶上其他人为止。因为羸弱本身就是缺乏训练的结果,只能用更加严格的训练来弥补,。” “不考虑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吗?”雪莱再问。 “战场上的敌人不会考虑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所以每个人都必须适应,适应不了就只有被淘汰,因为一旦上了战场,个人能力素质的欠缺不仅会害死自己,还会拖累整支队伍。”艾伦说道。 “锻炼体力是如此,锻炼脑力也是如此,而且大脑远比rou体神秘,开发也要更早进行才行。如果见小孩子不爱学习就一味顺从、娇惯他,就等于在他还没有明白学习重要性的时候,替他做出了放弃的决定。要知道放弃的可不仅仅是学习,而是拥有更健全人格的机会,迈向更高阶人生的机会,以及在困难时刻度过危机的能力。如果他真想放弃学习,完全可以等成年之后自己选择放弃,那时谁也管不了他,但在成年之前,他自己还不曾明白放弃的真正含义时,别人谁也没有资格替他放弃。”雪莱说道。 “你说的这么顺溜,一点也不绕口,我猜一定是别人教你的。”艾伦说道。 “没错,小时候大人都是这么教我们的,说你们现在叫苦叫累都没用,不想手心和屁股挨板子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