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心向学 (第2/2页)
存法则么,即便有大树乘凉,也不能放弃自身成长,毕竟在可靠的靠山也有山崩的一刻,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茗惜也不知听没听懂,点点头,又说道:不是还有一本书吗,你看看那书上有没有教人入境的方法? 小鲜从怀中又摸出叶舒华曾经从剑庄盗走的那本青灯古卷,匆匆翻了一遍,说道:这本书看了好几遍了,还不如楞严经,那经书还有些故事和道理,可这古卷里只有风景和游记,据说还是剑庄的初代庄主灵隐子所著,都不知写些什么东西!说着,小鲜颇有些恼怒的将书仍在了桌上。 茗惜拿起书册,她识字不多,只见书内第一页写着:出阴山,北二百里,见乌云蔽日,狂风骤临,翳翳然如伞盖,疾走数十里,而云亦然,随身而行,如若人影,至漠南而止。 茗惜放下古卷,说道:好像前面还有一册来着—— 小鲜点点头,接过她手中的书,说道:青灯古卷一共有三册,只是这么多年以来剑庄遗失了两册,最后一册则被叶舒华盗走,就是我们面前这本了,当初谋道院吴教习曾说青灯古卷乃是奇书之一,我却觉得没什么稀奇,叶舒华得了这本书那么久,但不过也只是更天境界,最后还是死了! 茗惜想了一会儿,说道:或许是他们自己忘记放哪了呢,毕竟剑庄这么大,又没听说过有谁曾经攻进来过,除了叶舒华偷了一本外,也没有丢失的记载,恐怕还是遗落在了剑庄里! 小鲜细想一番,也觉得有理,不过既然剑庄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自己又如何能够找到了,何况即便是找到了,谁知道对自己有没有帮助,想到这里,又觉得失望,茗惜鼓励他说道:即使找不到古卷,但剑庄有好几个书院,藏书的地方也多,也许有其他书可以帮你了! 茗惜说的话倒没错,除了他们正在就读的草堂书院,山腰的林圃书院各自的书楼之外,剑庄还有沿山道向上而建的四书院、五经楼,六艺阁与七贤塔,除了七贤塔乃是议事与试剑殿入口外,其他三座楼院皆是藏书之地。其中四书院占地十亩,院中有楼阁十座,最矮的一座三层,最高的一座有六层,藏书五万册,五经楼占地五亩,院中三座楼台,藏书两万,而六艺阁临近七贤塔,建在悬崖边上,只有一条道路进出,仅仅一座危楼,藏书也不多,共三百余册!
从占地的多少与藏书的多少,小鲜也能够分出其中的区别,自然是物以稀为贵,恐怕只有六艺阁中的书才是真正与秘书有关的,其他藏书之地怕皆是寻常书籍。 小鲜说道:当真有些用处的书籍都藏在六艺阁,那里离七贤塔太近,经常有教习经过,而且只有一条小道进出,还有人守着道路,恐怕进不去! 茗惜问道:白天有人守着,晚上他不睡觉么? 小鲜道:晚间山中虽然少人,但也有暗客巡查,而且六艺阁建在悬崖边上,那条进出的小道也是沿着悬崖而建的,晚上进出颇为危险,这不比我们当初秦岭里走过的山道,晚上没有光亮,看不见路,一不小心就跌下万丈深渊了! 小鲜刚刚说完,却忽然愣住了,因为他似乎遗漏掉了什么,看向茗惜还有她微微上翘的手指,茗惜顿时咧嘴一笑,伸出纤纤细指,顿时一道白芒从她指尖窜出,形若灯火。 第二日早晨,两人便前去六艺阁踩点,虽然学院山没有什么禁地,并不禁止任何人登山,但是一些重要场地却也并非什么人都能进出的,其中便包括了各个藏书楼与书院,小鲜与茗惜装作在山中闲逛的样子,先是去了四书院与五经楼,这两处地方只有几个看守的老头,小鲜说明来意之后,并没有收到阻拦,二人顺利的进入院中,只是找了一上午书籍,入目的皆是论语、大学、中庸之类的儒家典籍,而五经楼则也如其名一般,皆是与五经相关的书籍,甚至连隋唐传奇类的书籍都少。 待到下午的时候,两人偷偷往六艺阁的山道而去,一路行人稀少,快要靠近崖边小阁时,已然有些阴森,到了悬崖边的小道之上,首先便是铁将军把门,两人靠上近前,小鲜正准备施展当初吃饭的本事,远远的便听到一阵脚步声,吓得二人浑身一震,赶紧退到旁边。 过了不久,只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悠哉悠哉的晃了过来,手中还提着一根绳子,绳下拴着的是个酒葫芦,似乎是没酒了,葫芦在他手中晃荡来晃荡去,显得颇为轻巧。 小鲜小声的对茗惜说道:每个藏书楼都只有一个看门的,这六艺阁位置偏僻,又少人至,怕是没什么人会想在这里守着,估计那个白胡子就是此间的守卫了,不过看他样子,老眼昏花的,又是个酒鬼,即便他在阁里守着,又能有什么用,这不,估计这又去打酒去了,今夜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回来! 茗惜点点头,说道:这山路难走,他下山打酒再上门,估计天都黑了,怕是不会回来了,我们藏在这里,天黑就进去吧! 小鲜说道:是极,就这么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