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鬼谷子留言 (第2/2页)
二人的天赋几乎相同,都是万中无一的。本来你闭关五年却仍未领悟出迷宫之术,按理应当逐出鬼谷的,即便你再大的才能也不能免除,不过你的情况当真有些特殊,可以说虽未领悟出迷宫之术,但此术却已经融入到了你的意识之中了! 李蛰弦顿时惊愕道:何解,为何我没有一丝察觉? 孙乔说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如你所知,既然迷宫之术是需要在咫尺一阁之中才能领悟得出的,那么这术法的奥秘必然藏在那无尽的书海之中,苏张二人之所以能够这么快领悟,因为他们入门之时便已然熟读经典并心有执念,很自然的体会到书中暗藏的迷宫之术的线索,从而触发了秘术的出现,又以自己所读的经卷驾驭秘术,从而从幻术之中恢复。你却不同,你读了五年书,却未发现书中的秘密,也没有触发迷宫之术的出现,更加无法驾驭此术—— 李蛰弦惊道:你是说迷宫之术被施展在了那些书册之上,随时随刻都有机会被触发?为何闭关之前不告诉我了? 孙乔说道:迷宫之术乃是鬼谷的不传之秘,而且也无法人为传授,唯一的方法便是依靠这咫尺一阁之书,若是苏张二人提前告知于你,怕是你今生都无法领悟此术,因为它只能靠自己,便如同剑客入灵一般,外人说再多也是无用。而且每个人领悟的迷宫之术也并非完全相同,就说苏张二人,同样的幻术施展出来,其实幻境却并非相同,驾驭与破解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并非他们有意为难你不说,而是不能说,否则就是害了你,一旦你被他们领悟的经历影响,你对此幻术就无自身的感悟了,也就无法凝练成包含自身特质的迷宫之术了!
说到这里,见到李蛰弦一副紧张的模样,孙乔又说道:你别急,先生离开前曾说你记住了殿中所有书册详情,甚至包含那些壁画的细节,铭文的雕刻与石刻的笔法,所以如今你算是身拥宝山而不自知—— 为何?李蛰弦不解的问道。 孙乔站起身来,说道:你随我来吧!说着带着他们二人往山下而去,并没有走远,拐入一旁的山道后,往上而行,边走边解释说道:噢,你还不知,这里是苏三禾住的地方,他把这小山叫做肃严山,上山后小心一点,若在山外,姓苏的的或许还温和一些,但在这山上若稍有不如他意的地方他就发火了,以后再也不准上来了!苏三禾乃是雷系秘术剑客,除却童子厚外,数他境界最有精深,又是五行之外的雷系灵力属性,天性霸道,不过他却将此灵力纳入到他极致的约束之中,虽不知外界如何,但先生曾说过他探到了另外一道修炼途径! 李蛰弦点点头,忽然问道:对了,说到童子厚,不知他是否领悟了迷宫之术了呢,为何他能够轻松穿过谷外的迷宫? 孙乔微微一笑:童子厚乃是墨家后人,世代承袭此术,哪里还用在洞中修习!好了,前边快到了,那崖边便是苏三禾日常修炼的地方,在修炼之上,他是一个怪人,言辞注意一些,莫要无意得罪了他! 李蛰弦点点头便同茗惜跟随孙乔到了那矮崖边上,苏三禾正对着崖下,背对着他们,正在吐纳打坐之中,孙乔轻轻咳嗽一下,说道:苏师兄,先生离开之前让我等帮助小鲜领悟迷宫之术,特此向你请教来了! 苏三禾缓缓转过身来,冷冷的说道:我时间不多,不想浪费在你的身上,便以《荀子》一书来作此迷宫之术,你且受好了! 说完之后,只听他口中嗫嚅,忽然沉声一喝道: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秀,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是人之情也。 李蛰弦却浑身一震,那声音宛如雷鸣一般窜入自己的脑海之中,随即看到一个个蝌蚪般的小字倏然变大,变得宛如脚下的矮山一般,而自己却瞬间变小,小的如同岩石上觅食的蚂蚁一样,面对这高耸的山势,他毫无办法,身后的土地一寸一寸龟裂开来,疯狂的塌陷下去,若再不逃离此处便要被那崩塌的地势所埋葬,他连忙向前奔跑,爬向那高山,但翻过山头一看,前方连绵不绝,身前有山谷纵横,身后却无退路,上山的山道已然塌陷,他只有继续向前。如此这般,不知过了多久,他也不知翻过了多少高山,但这条逃亡之路却始终没有尽头,前方仍旧是连绵至云间的山势,而身后的道路崩塌之后宛如深渊,深不见底,就在他徒呼奈何之时,眼前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他复又看到幻境前的景致,惊叹道:刚才怎么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