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章:两代军神,稚子夺权 (第3/4页)
说联邦军队务必要设法渡河,是不是也有预案?” “这个真没有。”牛犇无奈回答道:“我考虑过一种可能,现在的气温每天都在降低,塞纳河迟早上冻结冰。但我不知道需要多久,冰层才能厚到足以通过装甲。这种事情又不能假设,我......甚至都没有去过前线,不知道塞纳河什么样。” “哦。”军神有些失望,幽幽说道:“那么你想过没有,假如联邦军队过不了河,承担着谈判任务的那支队伍会怎样?” 牛犇不肯按照那个思路去想,坚决说道:“军队必须过河,没得商量。” “我说的是如果......” “没有如果,必须找到办法让军队过河。”牛犇丝毫不肯退让,顶撞起来。 “那你倒是说个办法出来!”军神不禁来了火气,喝道:“不管需要死多少人,我一定让他们坚决执行。” “我没有办法。”牛犇摊手无奈,也不管对方能否看见,随即又补充道:“前线军队过河是最关键部分。如果不能,整个计划只能取消。” “你......” “我有办法。” 两个声音几乎同时传来,会议室内的官兵们先是一愣,接着呼啦一声,全部从各自的位置上跳起。 就连躺在病床上的邵强,也在一惊后猛地挺起上半身,和其他人一样举手敬礼,用最诚恳响亮的声音大吼。 “师长!” ...... ...... 联邦军队数百万人,无数个师长,只有一个人拥有如此威望,和无与伦比的持久力。回头看着满屋子激动的面孔,和一双双炽烈彷如要喷火的眼睛,牛犇在恍惚之间觉得,似有一名军官站在自己身边,背负双手,神情冷峻,坦然接受麾下将士的衷心膜拜。 难怪三十八师被称做私军,难怪要招来无数人嫉妒,甚至联邦政府都为之感到不安。放眼军界,谁能像这样只要一句话,一个手势,甚至一个声音,就能让部下振奋莫名,激动到几乎痛哭的程度。 军神也不能。 全体官兵的怒吼随信号送出,先到指挥部,一大帮将领神色僵硬,之后到了联邦那边,送入到更多能量更大的人耳朵里。心神受到极大震撼,人们一时说不出话,牛犇也为之感慨万千,暗想着这就是那个因为自己才被人整下台的霍青,不知道记不记仇。 问题是,霍青怎么会出现在会议中?是否要被联邦重新启用?那样的话,此前对三十八师的整改算是白费功夫。 不止一个人揣着这种心思,军神显然意识到这点,回声说道:“霍青是在我的邀请下前来,看能不能解决前线目前面临的困境。” 这番话带有两层含义,一是霍青并未复职,而是看在军神的面子上特别受邀。另一侧,之前的那份“自杀”计划得到过霍青的首肯......意味着,他也没能找到破局办法。 很多人觉得不解,不过用不着问。军神很快道出大家所想:“霍青,既然你有办法让军队渡河,之前为何不说?” “因为没用。” 声音听起来平平淡淡,既没有军神的雄浑稳健,也不像元东那样杀伐毕露。若不知道讲话的人是霍青,恐怕没有人觉得那是一名铁血将军,反有可能会误认为是课堂上的儒雅讲师。回应的时候,霍青并未受到麾下怒吼的影响,似乎也没有为陷入危境的三十八师担心,淡然的语气说道:“我的方法耗时太久,按照正常的局势发展,三方联军早已包抄后路,与索沃尔形成夹攻态势。这种情况,塞纳河反而起到保护作用,不如不过。” 军神感到困惑,问道:“到底什么办法,需要那么久才能完成?” 霍青回答道:“断江截流,在塞纳河上修一座长堤。” 啊? 什么? “啥玩意儿?” 惊讶中有人禁不住叫出声来,遏制不住的嘲讽随着声音一道释放。 “想淹死自己吗?” “难怪耗时长久,呵呵,修堤......” “全都闭嘴!” 军神罕见动了怒气,叱后继续说道:“解释一下。”
霍青平静回答道:“塞纳河宽而不深,具备填河造堤的条件。沿河两岸地势东高西矮,截流之后,河水首先会淹没守军阵地,索沃尔也会受到影响。至于我方,开始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但不至于形成洪水。因为天气冷了,蔓上来的河水稀薄,走势平缓,很快就会冻结成冰。唯一缺点是速度快不起来,等到建成,我方应已精疲力尽,物质能量都有极大空缺,因此,等于帮了对方。” 听了这番话,指挥部那边传来一连串杂乱声响,一些将领匆忙询问有关数据,比如塞纳河的深度与宽度,两岸地势高低,土质结构,索沃尔城的方位、相对高度等等......不用说,又是一番尴尬。 类似的事情牛犇也在做,只是不那么匆忙,心内充满感慨与钦佩。 人人知道三十八师战力强悍,有人因此说,换成谁做三十八师师长,都能无敌于天下。今天发生的事情提醒大家,霍青固然因为三十八师而扬名,三十八师同样是因为霍青才无敌。 或许可以换个说法,霍青去到哪里,哪里就是三十八师。反之三十八师失去霍青,差不多就成了任人揉捏的猫。 四营的会议室内,官兵们个个肃立,神情骄傲,对于刚才发生的事情,没有一个人觉得意外。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师长总有办法。 “唉!” 两边的沉默与忙碌中,军神再次发出叹息,随后轻轻道了声。 “牛犇,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问我?” “不问你问谁?”元东有些恼火,抢先开口道:“没问题的话,准备接受任命,带队尽快出发,迎头痛击那帮杂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