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之王所凝视的世界_第一百三十三章 失却的正义(二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失却的正义(二十五) (第1/2页)

    很长一段时间里,卫步平都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原本坚定的信念与道路,变得如此脆弱与模糊。

    “阿遥,我们难道不是代表正义的么?”

    “步平,没人能够代表正义,甚至正义本身就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世上千百万人,就有千百万个立场,千百万种正义。我们能代表的,仅仅是自己,充其量是一个团体的正义。你曾问我,龙魂号称内界最强,却为何坐视天下纷乱、战祸暴行,那时我笑而不答。如今你见到了外面的世界,就应该明白,有些忙,我们没法帮。弱者有弱者的不是,强者有强者的难处,小到两人对抗、大到两国交锋,我们偏帮一方,就可能在无意间对另一方造成伤害。因果是那么得不可捉摸。我们又是这么得卑微渺小。步平,当初你将太重的担子倔强地担在自己的肩上,听我一声劝,还是放下吧,那不是一个人能够挑起的。你这样下去,会把自己压垮的。”诸葛遥苦劝了卫步平一番。

    “司马,我一直以来,都错了吗?”

    “是非对错,真的就那么重要?步平啊,你出去看看,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它不是漆黑的,也不是纯白的,而是五彩斑斓的。既然整个世界都是五颜六色,你为什么非要把在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都要分得清清楚楚?像我一样,开开心心、得过且过,不是很轻松么,何必总是胸怀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想法。你想把正义绝对化,不但是高看了人类,也是小瞧了世界。”司马蘅云山雾绕地解答着卫步平的问题,虽然后者最终完全没有理解。

    卫步平虽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却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呆在龙魂中是不能对胸中的一系列疑问有所帮助的,他想要离开,或许在外面的大千世界之中,自己能够豁然开朗。

    诸葛遥和司马蘅虽然不舍,但尊重自己老友的选择,金英妍的眷恋,也无法阻挡卫步平的决心。只有魏无病的不理解,使卫步平心下难安。于是,他向三块真龙令立誓,执行三次任务,绝不违抗、绝不反悔,并将三面令牌交给了魏无病,作为多年师恩的报答。龙胆并没有多问,他对旁人的想法没有兴趣,龙牙也没有多说,他知道自己的师父永远也不会理解自己的信念。

    几年后,华夏多地爆发洪水,在人手不足的情形下,卫步平也被派往灾区前往救援。在接到一处堤坝即将决堤的消息后,他与魏无病奉命赶去拯救附近的灾民。在路过一处山村之时,数十名被洪水围困的村民让卫步平几乎要违令前往救助。此时,魏无病亮出了第一块真龙令,他只得遵从,两人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到指定地点,抢救出成百上千的人民。而当完成工作的卫步平赶回去的时候,山村已经被洪水淹没了。

    事实证明,魏无病的判断拯救了更多的生命,但卫步平思考的却是,生命真的可以用数量来权衡吗?为了更多的性命,而对眼前的危急见死不救,这也符合正义的标准吗?

    第二块真龙令,让卫步平接受了一桩暗杀任务。在华夏的边境,有一个地缘狭小的王国,它一直以来与华夏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可是新一任国王登基之后倒行逆施,竟然妄图倒向天竺。王国虽小,却至关重要,如果它与天竺合并,会使本就与天竺在此地有着领土争端的华夏出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所以帝国暗中请求龙魂能够将国王除掉,阻止此事的发生。

    此等行为,当然是对内界信条的违反。虽然诸葛遥回绝了帝国的请求,魏无病却将此事放在了心头,但他并没有亲自动手,却用真龙令命弟子前往。这一次,卫步平并没有急于下手,最起码他希望搞清楚,自己将要杀害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一改以往的国策又是所为何来。

    对于卫步平的到来,国王显得很淡定,像招待远方而来的贵宾一般招待了将要取其性命的杀手。在只有两个人的宴席上,国王向卫步平道出了心中的秘密。

    “向我这样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必须找一个靠山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对另一个大国示好。即使如此,自身的存灭仍然取决于大国的心情。天竺对我国垂涎已久,已经到了不惜动用干戈的地步,最近对我国君主制度的指责,就是发动战争的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