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国演义_第四十一回 上 郭药师率部南投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回 上 郭药师率部南投宋 (第2/2页)

说来也是我之百姓,可让他们耕种稼穑,不要惊扰他们。”同时,阿骨打又诏告六部奚族道:“汝等既降复叛,扇诱人心,罪在不赦。若能速降,当释其罪,官皆仍旧。”六奚部人闻之,莫不望风而降。

    这时,西京归化州又叛,阿骨打诏令谋良虎率兵往讨。谋良虎行至断云岭,忽然听得路旁林中有虎啸之声。谋良虎本是好勇敢斗之人,当下将马头一拐,独自一人没入林中。过了多时,不见谋良虎返回。众人急入林中搜索,却在密林深处,发现了谋良虎。只见他坐于一块石头之上,身靠大树,紧闭双目,大声地喘着粗气。在他的身前身后,有三只猛虎躺在了血泊之中。众人将谋良虎抬回营中,从此他就处于昏迷状态。宗干不敢误了军国之事,派千户石家奴守护,亲自率兵往取归化州。进至城下,辽人却已开城迎候。宗干见了,大感惊异。细问其故,辽人答道:“连日以来,有金将谋良虎者,日日率兵攻城,十分厉害。我等招架不住,答应今日迎降。”宗干听言,心中惊疑不定。连忙返回大营,看视谋良虎的病情,只见他病情转重,已在弥留之际。他的嘴唇一张一张的,似有所言。宗干问之,谋良虎低声慢慢地说道:“国家大业既成,主上享寿万年,肃清四方,死且无恨。”说罢而逝,年仅四十岁。

    阿骨打听说谋良虎卧病征途之中,心中万分焦虑,立即乘着快马,前来看视谋良虎之疾。行至中途,意外地得到了谋良虎已死的噩耗,顿时昏倒于地。醒后,他对群臣说道:“此子谋略过人,临阵勇决,少见其比。为国立有大功,可惜享不永年,天乎、天乎!”遂命合扎千户驸马石家奴护丧,葬于归化州,并令于其所逝之处建造佛寺,以超度其亡灵,并作为世代祭祀之所。

    金太祖阿骨打在归化州因为治理谋良虎的丧事,停有数日,接到侦骑来报,说是宋朝已经派遣童贯领兵入燕,心中惊疑不定,召集群臣商议。有的大臣以为南朝有可能败盟毁约,有的大臣则以为南朝如果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取得燕京,有可能得不到南朝所答应的岁贡。最后议定,派遣孛堇乌歇和高庆裔二人出使南朝。

    乌歇、高庆裔到了北宋都城汴梁,宋徽宗派遣赵良嗣为馆伴使,接待他们。乌歇对赵良嗣说道:“闻知贵朝派遣童贯举兵北伐,欲图攻取燕京,秘而不宣,不报我国。其中不知何意,所以我国皇帝特遣我等出使贵国,以问情由。”赵良嗣回答道:“金、宋两国海上订盟,至今依然历历在目。现在两国各行其是,各取所需,只不过是依照盟约而行事,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罢了。譬如说贵朝攻取西京,也并没有派遣使者来报。如今派遣童贯发兵北伐,是为了实现夹攻之约。而所采取的军事行动,请贵朝不必在意。彼此不报,大可不必计较。”乌歇听了,也似乎觉得言之在理,也就不想再说什么了。

    在汴梁停留的日子里,乌歇、高庆裔等人受到了极其热情的接待。宋徽宗表现出来的超乎寻常的慷慨与大度,颇使二人感动。给他们的赏赐之物难以计数,其中甚至还有御茗调膏。此外,还让他们游观登龙宫、龙德宫等极为有名的宫殿,至于蕃衍宅籞,离宫别馆,无所不至。北宋君臣的目的,不外乎想使金国使者因之而感恩戴德,不再提什么要求。二人之中,高庆裔尤为狡黠异常,他本为渤海人,颇知诗书,又善言辞。虽然在表面上表现的极为恭顺,称藩颂德,可在实际利益上,却又屑屑求之不已。一日,乌歇等人又被邀请到王黼之第议事,面授回书。书中有“所有汉地及夹攻之事并如昔议。”对此一句,乌歇还不曾说些什么,高庆裔却说道:“夹攻一句,其含意有些模糊不清,是不是要等本国之兵同来?”赵良嗣说道:“这倒不必计较,亦不必强求。即就使本朝乘胜攻取燕京,也与金国已许岁币一事不相矛盾,请勿多疑。”高庆裔有了赵良嗣这一句承诺的话,这才不再言语。之后,赵良嗣任回报使,马扩副之,回访金国。

    天辅六年十月,金太祖阿骨打率兵进至奉圣州。辽国蔚州守将翟昭彦、徐兴、田庆与耶律余覩交谊甚厚。耶律余覩向阿骨打建策,自愿前往招降。不久,三人果然随耶律余覩来见金太祖。金太祖阿骨打对之抚谕再三,遂任翟昭彦、田庆为刺史,任徐兴为团练使。至此,燕京已经在金太祖阿骨打的眼皮底下,金兵距离燕京已经只有咫尺之间的距离了。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在燕京城内,其时局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原来,耶律淳在世之时,以辽东饥民为基础,组建了一支军队,号为“怨军”,取其抱怨于女真之意,并以渤海铁州人郭药师为之主帅。随着时局的慢慢变化,其中两营叛逃,郭药师杀了叛者魁首罗青。而都统萧干留下两千人,置为四营,以郭药师、张全徽、刘舜仁、甄五臣分别为各营主将。耶律淳改“怨军”为“常胜军”之后,又迁任郭药师为诸卫上将军、琢州留守之职。耶律淳死后,萧后称制,萧干****,上上下下有了贰心。郭药师镇守琢州,也开始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

    这一日,郭药师忽然得到急报,说是宋师大举入燕,其锋芒直逼琢州。郭药师闻之大惊,以为内有萧后对自己的猜疑之心,外有宋兵压境,腹背受敌。若不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早晚必受其祸。思之再三,便将所部兵将召集一起,对他们说道:“天祚失国,女政不纲,宋天子重兵压境,这正是男儿力取金印之时。”刚刚说道这里,只听得山摇地动,万人响应。郭药师见之大喜。立即派人囚禁了监军萧余庆,遣使至宋奉表请降。易州守将高风看到郭药师降宋,也料想孤城难守,亦步郭药师之后尘,率部南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