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上 杀熊岭箭射种师中 (第2/2页)
若想再要向前推进一步,我完颜活女就没有脸面去面对我西路军的粘罕元帅和西路军的所有将领了。” 突合速问道:“我军连败数阵,不知士气如何?”完颜活女说道:“将军有所不知,其实,我们这是一种因故应变的策略而已。宋军初来乍到,凭借着人多势众的优势,很想一口将我军吞掉。我军兵卒极少,与之相比,众寡悬殊。若与决战,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便节节阻击,诈败骄敌。我们的兵卒伤亡极少,宋军所得,也不过是一些军资器械而已,对我军并没有造成多大的损伤。我们所缺少的,就是兵卒。如今,将军身率生力军而来,我们就要给种师中一点颜色看看了,让他也尝一尝失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突合速说道:“听将军言下之意,胸中已经有了破敌的神机妙计,请道其详。”完颜活女说道:“与敌交战之事暂时就不用说了吧,将军率领生力军刚刚抵达这里,且请休整两日,等到精力恢复过来,那时再和将军商量破敌之事。” 突合速说道:“是不是种师中也看出了我们的意图,打算和我们相持,以待时机?”完颜活女说道:“不,绝对不是。种师中这次是在宋朝君臣的促逼之下,这才勉强出战的。他这一次身率全体将卒,不带辎重,轻装而来,其意志在必得,速战速决,这是毋容置疑的事情。更何况他也知道我军兵微将寡,其势不能与之抗衡,更没有持重对峙的必要。” 突合速说道:“既然如此之说,请将军不必迟疑,明日即可与敌博战,务要胜他一场。”完颜活女说道:“将军这次从南线撤军增援至此,行动极为慎密,宋军不曾得到一丝一毫的消息,他们更不会想到有援兵到达。在寿阳境内,有一个地名叫石坑的地方,从他的名称本身就可以想象其地的地形是多么的险要了。他是通向太原的必经之地,离此有四十多里路程。今日下午,我在这里为将军和所部全体将卒设宴洗尘,也是为将军以壮行色。夜幕降临之后,将军率领所部人马,借着夜色为掩护,秘密的开往石坑。选择有利地形,将全体将卒隐蔽埋伏。等到宋兵追袭至此,便可出战。输赢胜败在此一举。”
突合速听了,笑道:“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原来将军帷幄之中运筹好了,就此一仗,要叫宋兵全盘亏输。”说罢,相视而笑。 种师中既逼于朝廷的压力,急予解消太原之围,正在筹划着要在两三日之内向金兵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攻击。其目的是全歼面前负责阻击的金兵,迅速挺进至太原城下,和南线姚古,张灏之军形成夹击之势。继而对围攻太原的金军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其主动北撤。否则,就在太原城下与金军展开决战,将金军一举击溃,这就是他的真实意图。 入夜之后,他得到探骑的报告,说是金兵已经向寿阳以西方向迅速撤退。 种师中说道:“金兵与我军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搏战数次,屡战屡败。现在已经是信心全无,士气低落。自知以其区区之力,岂能阻得了十万大军的进攻?因此,其畏惧后撤也是在清理之中的事情。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时机,可以乘此后撤之际,人心思走队伍散乱,将其击溃,聚而歼之。” 心中思谋一定,当即传令军中,四更造饭,五更准备就绪,平明之际,向敌兵发动进攻,务求全歼金兵。 此日黎明之时,种师中指挥宋军倾巢而出,仅留少量兵卒守营。完颜活女率领数百金骑,前来迎战。 刚一交锋,完颜活女便败退而去,又吩咐金兵在金营四处放起火来。种师中看到金兵自己已焚烧营垒,预料其撤退之心已决。便催动大军,从后紧紧追了上来。 金兵边战边退,宋兵紧追不放。眼看追了四十多里路程,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只见金兵在完颜活女的率领之下,仓仓皇皇,东绕西拐,转入一个山谷之中去了。 种师中见了,心中大疑。遂立马不前,向身边之人问到:“此地叫何名称?”从人告诉他道:“此地名叫石坑,乃是通向太原的必由之路,地形极为险恶。” 种师中听了,笑道:“金将若是有智有谋之人,在这里埋伏以重兵。那么,我们的处境就是极为危险了。可是,我们所遇到的金将根本没有想到设伏。金兵数量不多,即使以区区之数设伏,又岂能动的了我一根毫毛?不但无济于事,反要为我所乘。既然是去太原方向的必由之路,那我就是非去不可了。我手握十万大军,有何惧哉?”说罢,催军进谷。 原来这石坑的谷口虽然狭窄,里面倒很平坦宽敞。四周却是悬崖峭壁,高不见顶。 正当宋军一半已经出了谷口,另一半还在谷中的时候,忽然听得金鼓齐鸣,杀声震天。从横斜里杀出一彪人马,将宋军拦腰斩断。之后,金兵却又分做两路,一路守住谷口,阻住宋军的归路,不让其返身回救。另一路冲进谷内,与宋军绞杀在一起。 谷中的宋军一看中了金人的埋伏,打算从原路返回。此时,石坑的东口也出现了金兵,待要向后退时,却又被后面的宋兵犹如潮水般的拥了出来。前后拥挤,自相践踏,死亡不计其数。 种师中指挥宋军,好不容易将守住谷口的金军杀退,将困在谷口之中的宋军接应出来。计点兵马,虽然损失惨重,所幸还没有发生军溃之事。遂约束队伍,向榆次方向迂回而行。 原来,种师中以为金兵力孤势弱。遭此伏击之后,他已看出金兵增援军队已经到达,而且这支增援军队的攻击力十分之强。于是,不敢冒然孤注一掷,独自去解救太原之围。 种师中依然相信姚古和张灏会如约会兵。但他没有和他们取得联系,不知道他们现在已经进兵到什么地方。于是,种师中决定驻兵于榆次,等待姚古和张灏的军队到来。这样一来,种师中因为行动目标的改变,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他原来打算轻兵疾进,因而没有带得辎重给养。现在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而要向南方向迂回,拖延了时间。 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所需的给养立即成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非常尖锐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