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登门碰壁 (第5/5页)
,难就难在人们的心灵搏击啊! 此刻,曾有为的心情真是如坐针毯忐忑不安。本来,他想把请刘忠才重返化验室主持新产品技术攻关的意向告知吴妙华大嫂,但面对眼前刘家夫妻俩呈现的如此景状,他觉得难以启口,只得暂时作罢。不过,既然登门拜访,总该交代个来意,他决意用另一种心灵互通的方式作出适宜的表达,于是,从口袋里拿出那首古诗笔录,对吴妙华说:“大嫂,吃五谷的人,谁不想过安稳的日子?我也巴望你们一家日子过得好一些。可我总觉得,你心里感觉到的高兴,不等于刘师傅心里也高兴。这样吧,看了刘师傅写在纸头上那些心头话,感到很有意思,我也在这张纸头上写了几句,等他回来,你代我交给他,好吗?” 吴妙华甚觉奇怪:“瞧你!曾厂长,你们这些读书人哟,肚子里有墨水,就爱摆弄个学问!你写的什么意思,能跟我说说吗?” 曾有为开口一笑:“我的好大嫂,你就别问啦。刘师傅的心事我知道,我写的这几句话,保证合他胃口,到时候你问问他就知道喽。” 吴妙华不识字,也不细究曾有为那奇怪的字条,热枕地接过来摆在写字桌上:“这张小桌子是他的读书宝地,放在这儿就行啦。” 曾有为抬腕看表,见己时近中午,料一时也见不着刘忠才的面,便起身告别:“刘师傅还没回来,看来,今天见不着面啦。大嫂,我得走了。” 一听客人要走,吴妙华着急起来,连忙拦住,说:“哎呀,曾厂长,你怎么就想走呢?你是稀客,头回上我们家,说什么也不能让你空着肚子走!你在房里再坐会儿,我马上去煮饭烧菜,那死鬼就快回家了,说不定带上半篓子鱼虾,咱们现烧现吃。” “别客气啦,大嫂。不瞒你说,我爱人在医院当医生,最近收了个骨髓炎病号,为了救那小青年的两条病腿,天天吃住在医院,连回家的功夫也没有。家里还有个瞎眼睛的老母亲,得等我回去烧饭吃呀。” “这么说,你这个当厂长的,在家还得当火头军嘛!” “是呀,老婆娘子工作忙,当老公的不管家务哪儿行呀!” “真说不过去!难得上门的客人,让人家空着肚子离开,我这脸可没地方搁啦!” “大嫂,在我面前不必客气,下回来呀,一定在你家吃饭!” 吴妙华家境虽贫,但向来待客热诚,见留不住曾有为,连连表示遗憾,只得躬身送客。 曾有为走出屋门,不期然,一眼望见廊檐上斜搁着一支长长的钓鱼杆,旁边放着个盛了几条小鱼的竹篓子,一辆破旧老爷脚踏车搁在走廊外边院子里,预示着他所盼望见面的刘忠才已经归来。可人呢,却连个影子也不见,这使他好生奇怪:“哎,大嫂,刘师傅己经回来啦!你瞧这钓鱼杆和鱼篓子,还有那辆自行车。” 吴妙华跟在后边,一看,也大感怪异:“咦,这个死鬼,既然回来了,连个屋门也不进,又溜到哪儿去啦?” “这倒怪了!会不会怕见我的面呀?” “笑话!你身上又没画上鬼符,怕个啥呀?这死鬼一定是碰上什么急事儿,脚一停就跑出去啦。曾厂长,既然已经归家,量他不会走远,你就再等一会儿吧。” “交朋友,不在一天两天,我就不等啦。刘师傅回来,你转告他一声,我小曾今天抽空串门,下回还会再来。” 曾有为决意要走,吴妙华不好强留,一边埋怨着她的“书呆子”丈夫,一边将客人送出院子。 告别吴妙华,曾有为怏怏不乐地回走在鹿鸣路的街道上。 今日刘家一行,几乎谈不上有什么效果,相反,倒给他本来兴致勃勃的心情撒进一把愁云忧雾。兴冲冲地找上门去,却始终未能见到刘忠才的影子,如果说真是出门在外倒也罢了,可人已归来又不打照面,究竟是有意讳避还是无意疏忽,尚不知底,这使他有点疑惑和扫兴。好在见到内当家,结识了勤劳爽快的吴妙华大嫂,她那热情纯朴的性格可亲可敬,她那毫不掩饰的直爽谈吐让人肝肠互见,使他对刘忠才家庭的喜怒哀乐一览无佘,有了真实的了解。目睹刘家恶劣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上的艰辛之状,他为我们国家和社会至今未能让最底层劳动者过上安耽日子而深感忧虑;耳听刘妻诉说丈夫在十年****至今的岁月中,真才实学无处发挥、维护真理惨遭报复的痛苦经历,他对极左路线危害百姓的昭然恶果感同身受,对汤炳权们当权人物肆意压制人才的拙劣行径充满义愤。刘家陋室内丰富的藏书历历在目,无声地彰显着刘忠才醉心科技刻苦求知、身处逆境矢志不移的可贵品格,他对此衷心钦佩深为感动,为终于发现这么一位可作依靠的志士人杰而庆幸;然而,陋室墙上那一纸灰心丧气的“警世明言”,又表现着刘忠才消极悲观的精神状态,为他“请将出台”的打算布下一道难题,令他心中担忧。 当然,要说今日刘家一行完全没有收获,也不见得。百闻不如一见,如果说,从来自各方面干部群众关于刘忠才众说纷纭的不同评价,曾使他对其人其貌真假莫辨的话;那么,刚才在刘家坐观个把钟头的亲身感受,让他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刘忠才其人“受压抑人才”之印象就变得分外真实非常清楚了。他由此坚信,这是一颗被十年****的乌云妖雾遮没了光芒的明星,这是一块被极左路线的污泥浊水掩埋了真相的金子。如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英明决策神威所至,扫云雾洗污浊,这颗明星必能在市属砖瓦厂这个空问里重放光芒,这块金子定能在即将到来的企业整顿改革中发挥作用!想到这一层,他又觉得撒进心头的沉沉浓雾逐渐消退,心境开朗起来了。 曾有为一边步行一边思索,他于不觉中联想起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烩灸人口的那则“刘备三顾茅芦请孔明”的故事。他自我揶揄地笑了起来。万万想不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他这个新上任的小小企业厂长,竟会像古代历史上打江山谋皇帝的刘备那样,在市属砖瓦厂这片小小的天地里,表演起“三请孔明”的话剧来!他奇妙地在与古人古事的比较中想象:一千五百年前的封建君主刘玄德,为了闯荡帝业,能够慕贤求才,不惜三顾茅芦,心诚意笃地请出了智足多谋的杰出人才诸葛亮,委以军师和丞相要职,为鼎立天下奠定了基础;那么,如今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为了实现改革企业管理和推进四化建设的明确目标,难道不应该更加珍惜人才吗?别说是“三顾”,就是“十顾”、“百顾”也不足为奇!不能愧对古人,只能超越古人!古语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相信,即便穷途末路巧遇志士仁人,只要待之以诚持之以恒,党的阳光雨露和祖国的伟大召唤定能滋润阴冷的心田,同志战友的赤诚之心定能慰抚受伤的心灵,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定能摧发报国的壮志。 曾有为的心底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份“请将上台”的信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