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再施权术 (第4/4页)
“对,自己来动这个手术!先给你透个底,我要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先把厂党委委员班子搭个新架子,再让关老头来拍板整改。” “噢,这点子倒真新鲜!我倒要听听,你那个架子怎么搭法?” “让魏忠善老头退位让贤,劝石、张二位造反派调职离开,到车间和科室物色年纪轻有文化的老实人,组成一个‘四化’型的新班子。” “好嘛,方向对头嘛!” “还有,你得趁关老头不在的机会,抓紧把曾有为这颗砂子搬走,我马上向局里打个报告,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行政领导机构,厂长起码得一正二副。” “可是,局里缺干部,曾有为一走,能挑厂长担子的人就难找啦!” “自己厂里有人才,为什么一定要从外边找?即便是关老头,思想也不会如此保守吧?” “那么,你说说,找的是谁?” “现成的对象——刘忠才。” “刘忠才?你的冤家对头,政治上不可靠的人物,还是个非党员!” “你别小看他!这个人有文化有知识,厂里的生产业务让他去管,能力上绰绰有余。” “这样一来,在政治上、路线上跟你合不起拍子喽!” “人嘛,是复杂的。你说的没错,刘忠才政治觉悟低,头脑简单好使牛劲,****时期几次跳出来捣乱,搞得我头痛心恨;但他是个非党群众,没经过官场训练,直肠直肚好使唤。我不仅要重用他,还要培养他入党,从感情上关心他感化他,用无产阶级政治去教育他、改造他!” “嗬哟,我的汤书记,思想解放敢作敢为嘛!” “不过,实现这些设想,还得靠你配合和支持呀!” “靠我支持?” “下级服从上级,党的组织原则历来如此嘛。过些日子,我给你个班子名单,到了局党组开会研究的节骨眼上,你就拿出来用!只要上下一致,符合企业改革大方向,他关老头能不同意吗?” “行嘛!行嘛!我的汤书记,真有你的,说你脑瓜聪明,一点不假!” “……” 墙上的挂钟传来二记报时声,主客两个这才酒足饭饱,丢下满桌子狼藉的杯盘,一前一后出屋踱到庭院小方桌边去喝茶。 整整两瓶味醇劲足的血红色“五茄皮”酒,在主人的巧妙摆布下,不知不觉地让客人占去一大半。郑副书记凭着不小的酒量,吃喝之时倒觉不出怎样,此时却后劲发作,满肚子酒精分子的反应到达高峰状态,有些头晕脑胀醉意朦胧,却没忘记要根牙签,耐心地剔除那牙缝里塞满的动物纤维。 主人酒量也不小,加之善于恰当控制,因此全无醉态,殷勤地端来一盘金黄色的鲜桔,剥去桔皮递给客人手里 市局机关那辆公用吉普车停在光明巷口,司机小金遵嘱前来接送副书记回家。汤炳权撵扶着脚步不稳的客人,一直送到巷口,并嘱咐小金一定要送书记上楼进家门。小金自然满口应承,载着他的官员常客慢慢驶离。 送走客人,汤炳权踱回家门来到客厅,坐在靠墙那张藤躺椅上,一边喝茶一边陷入沉思。 客厅迎门靠墙处放置的这张制作精细的白藤躺椅,伴随房主人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虽然颜色已经转暗,但由于专人专用保养得好,模样结构仍然工整如新,这是汤炳权最喜爱用的卧具。每当生活中遇到难处或烦事,心情烦恼之时,他便在这儿躺下来默思静想;而躺在这儿默思静想,又往往可以获得奇功异效——满脑子的乱麻在这儿理清,满肚子的烦闷在这儿消融,一整套的办法在这儿产生,强有力的决心在这儿形成。习惯成自然,此时,他正在这儿故伎重演。 今天这一桌宴席摆得正是时候。汤炳权那一趟买菜的费力和三十几元开销,还有夫人的一番备宴劳作,不仅没有白费精力,而且获得了价值重大的报偿。果然,郑副书记在思想观点上与自己同气相求一拍即合,趁着对方代理局长职务大权在握之机,将身边的权力对手曾有为调开去,他便可以稳坐钓鱼船,在厂里重振自己的“汤家天下”。更难得的是,郑副书记酒后吐真言,透露了那条关系他权柄安危的重要信息,给他敲起了警钟,使他争取了足够的应变时间。刚才酒桌上对郑副书记叙说的一番对策,毕竟是突急情势下紧张思谋的一个初步设想,还须顺着这条思路周全考虑精细推敲,方能形成完善可靠的行动决策。识时务者为俊杰,适应时势变换手法才能保护自己。他精心设计着这盘未来搏奕的棋局:调换人马,改造班子,摘下“极左式”面具,消除“三种人”嫌疑,发掘技术型人才,培植年轻型骨干,在确保自己执纲掌舵绝对权威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改革型”色彩的“影子内阁”,为未来的领导班子整顿作好充分准备。当然,由于此举关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必会引来许多矛盾冲突,具体做起来决非轻而易举——该舍弃的要孤立,该割爱的要安抚,该重用的要物色,该培植的要关爱——需做大量的工作。但是,凭着对下属每个角色的了如指掌,凭着自身多年来造就的领导威望,凭着政治风浪里练就的办事经验,凭着上级机关中某些当权人物的依傍,他自信具有驾驭这场新形势下权力角逐的智慧和能力。 吴婶子细心地收拾完餐桌上的残汤剩羹和碗筷杯盘后,见丈夫独躺藤椅,皱着眉头喝茶抽烟,预感到了什么,关切地问道:“刚才同客人喝酒还高高兴兴的,这会儿,怎么又皱眉头啦?” “没什么。老郑向我透露个消息,关局长要挖我的墙脚!”汤炳权醚着双眼,喃喃自语地应了一句。 “什么挖墙脚?”妻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涉及厂情大事,丈夫像往常一样不屑于作声。 “唉,你呀,就喜欢当这个一把手。那么大的厂子,形势变来变去的,难扒拉呀!依我看,去年那阵子,还不如去局机关坐把普通椅子,那才自在哪。”妻子不明就里,只是从自己心眼里往外叹口气。 “妇人之见!政治上的事情,你懂什么?……去吧,让我清静一会儿。”丈夫不耐烦地挥了下手。 “我是不懂!我都快五十岁啦,但愿你平安无事吧!”妻子不懂丈夫的职业特点,但熟知丈夫的性格脾气,对公务上的事事非非从来不随便插嘴。她知趣地自封口舌,拎了热水瓶替丈夫茶杯里充上茶水,便轻悄悄的走出客厅去。 屋外廊沿上,秀美的菊花在静默中孤芳自赏;庭院里,苍翠的古柏在静默中肃然傲立。汤家宅院里,刚才那宾主豪饮杯箸交错的热闹景象变得无影无踪,整个宅院又沉浸在冷清寂静的气氛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