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通鉴_第三十五节《伟大理论》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节《伟大理论》上 (第2/2页)

底层的是板块剧烈漂移时引发的倒灌上千里的洪水海潮的水变成的咸水冰,因为那个地理位置太冷了,冲上南极洲陆地的水在退却前冻结起来一部分。而上层的冰,是四千年来的降水形成的淡水冰。南极的企鹅被迫和澳洲、非洲的企鹅分开,企鹅的天敌都被冰死了,适应能力强的企鹅种群壮大了。

    其他板块在漂移时,起始速度很快,但平均速度为一秒一毫米。只有非洲没动,亚欧用了20多年就漂移好了,美洲用了一百年左右。这个平均速度可以按距离除以4200年的时间算出来。中美洲有一部分因为漂移时间最长,散了,后来形成了马来群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地球发生了剧烈的板块漂移?这个得从墨西哥流传下来的古代文书《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中找线索,书中描写大洪水事件时说:"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内,所有的人都灭绝了,山也隐没在了洪水之中……"这句话有点诡异,不是地接近了天,而是天接近了地,当时人们认为地是不动的,而天怎么会动呢?这里说的“天”到底是什么呢?

    “天”,就是月球!东西方有很多资料表明,上古时期的天空是没有月亮的,月亮在哪?就在地球旁边,离地球很近,那时候不叫月亮,而是叫“天”,“天”字的最古老的写法就是“人”字上面一个“O”。人们抬头看到的是一个大大的圆球位于云层之上。

    中国最开始和天有关的传说就是“盘古开天辟地”!这个传说一开始本来是中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说,在周、秦、汉年代,因为道教没有创世神,为了和其他宗教竞争,就拿盘古来装点门面了。本来应该为女娲开天的传说,因为男权社会,所以用盘古代替了女娲,盘古从此成为了道教的创世神。其实,这个传说并不是指宇宙诞生或地球诞生,因为那时候并没有人类,怎么会有传说?

    真正的“盘古开天辟地”应该读作“盘古开,天辟地”,盘古是盘古大陆,天就是月球(外星人的飞船,离地球很近,古人认为月球就是圆形的“天”)。4200年前,尧统治盘古大陆的时代,月球突然远离地球,“天”每天远离一点点,这叫“天日高一丈”,随着“天”的渐行渐远,“天”就变成了月亮,太阳也不再被遮挡完全出现在白天的天空。

    地球是各种物质组合的,曾多次板块构造,也多次板块分裂、漂移、组合,再加上地球多次停转并反方向自转,陆地的内部早有裂痕,在月球远离时,引发地热反应,导致方形的盘古大陆裂开,地轴倾斜,板块剧烈漂移挤压,洋流改变,全球气候剧变,某些植物灭绝导致动物迁徙(迁徙范围在地轴倾斜角度的范围之内),从此地球上出现了新气象、新环境。科学家也用气候模拟软件证明4200年前全球发生过气候剧变。

    神话中说盘古的眼睛变成了月亮,在“盘古开开辟地”之前是没有月亮的。“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月球很远了就成月亮了,这和神话里表达的意思一样。分裂在不同大陆的人类,开始创建和月亮相关的历法。

    “盘古开,天辟地”,板块剧烈漂移引发倒灌上千里的洪水海潮,全球性大洪水的故事口口相传,后人把这些故事记成书,由于缺失和地域差异,导致故事越传越偏,逐渐形成了具有各国文化色彩的神话。

    中国传说,4200年前,尧的时代发生洪水,在禹时洪水结束,禹下令让大臣伯益整理《山海图》(后人编译为《山海经》),《山海图》记录了4200年前的整体陆地格局,这是一本“地球使用说明书”,让后人如果再遇上灾难也可以用来参考,什么能吃能用,什么地方有危险,什么地方有什么自然资源。

    《山海经》记录的地域范围是史前文明时代全世界的范围!佛教源于史前文明!《山海经》中的方位和佛教的方位可以一一对应,东山经对应佛教中的东胜神洲,南山经对应南赡部洲,西山经对应西牛贺洲,北山经对应北俱卢洲。每大洲分两小州,加上中心小州一共九州,九州就是指盘古大陆全天下。本来应该是十州,一个巨岛算一州,在5000年前沉没了,那就是被外星人沉没的大西洲(亚特兰蒂斯),所以禹的时候天下只有九州而不是十州。现在的中国在赤县神州的范围,板块剧烈漂移后,朝代更迭,商朝东迁中原,失去了对其他八州的控制和联系,后人于是在赤县神州之内重新划分九州,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九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